【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就在于知识的分享与创造能力。本文在回顾知识分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知识分享的意义与影响因素,并根据企业的实践结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分享推进策略。通过推进知识分享,企业才能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顺利转型为知识经济下的学习型组织。
【关键词】 知识分享 知识管理 影响因素 策略
近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型态的转变,使得知识大量的产生,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产。为了应对这种现象,知识管理的观念产生了。在知识管理流程中,涉及知识的搜集、导入、组织、应用与分享、创造、确认的循环流程,其中知识分享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地位。汤明哲认为,知识管理最根本和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如何建立诱因机制和如何使员工愿意分享知识、应用知识,这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一环。由此可知,企业文化若能创造出无形的力量使员工愿意主动分享知识,知识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就在于知识的分享与创造能力。本文在回顾知识分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知识分享的意义与影响因素,并根据企业的实践结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分享推进策略。
一、企业知识分享的内涵
在知识分享的定义上,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首先简单地回顾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观点。
1、Hendriks
Hendriks(1999)将知识分享视为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并不像商品般可以自由传递,向他人学习知识时(亦即分享他人的知识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知识才能去学习知识,同时还要对知识有重建的行为。因此,知识分享牵涉到两个主题:知识提供者,必须有意愿以演讲、著作、行为或其他方式来沟通与传播知识;知识需求者:即是指知识接受者,必须能够以模仿、倾听或阅读等方式来认知、理解与接受这些知识。
2、Senge
Senge(1997)对知识分享的定义是“协助他方发展有效行动的能力”,强调知识分享与信息分享有所不同,知识分享不仅是知识一方愿意将信息传达给另一方,还包括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及从中学习这项信息,进而转化为另一方个人的资料内容,并发展个人新的行动能力。
3、Nonaka&Takeuchi
Nonaka&Takeuchi(1995)以知识互动的观点来解释知识分享的过程。他们将知识区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并指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并非分离,而是相辅相成的实体,也就是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过程就是知识分享的过程,这种知识的互动和转移是通过群化(即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意会性知识的过程)、外化(即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融合(即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化(即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成为企业的个人与团体的实际能力的过程)这四种过程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