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一)优化行政管理体制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好政府的应有作用,切实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带头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并限制在法律范围内,通过改革创新理顺各种关系,避免和减少直接干预,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从宏观方面、以间接方式进行管理。继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越位的地方退出来,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完善各级绩效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减排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放在与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同等重要的地位(杨欢进,2008),以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政府主动参与,并积极投身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来。
(二)持续财税体制改革
坚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要目标,突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有序开发为重点,坚决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改革由从量征税改为从价征税,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提高资源使用成本。对于资源形成周期长、不可再生等稀缺资源要加大税收征收力度,对于没有设立税种的资源,要开发设立新的税种,将这些资源纳入财税征收范围,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可开发区的财税收入来弥补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促进生态富养区的建设。同时,这种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动中相关参与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更加地自觉投身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去。
(三)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约束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制度需要不断的创新来丰富和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需要制度创新来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可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经济活力。要进一步创新价格形成机制、企业改革发展机制,加快决策、执行、监督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行决策权上移、执行权集中、监督权外移,构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切实把技术、知识、制度等非经济变量提升到与资本、劳动、收入等经济变量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制度的持续创新抵消制度的“边际收益递减”,形成要素回报的递增,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健全完善配套体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成为政府和经济参与各方的共识和自觉,必须要有较为完备的配套体制作为基础和保障。比如:建立健全真正覆盖全国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农民无后顾之忧,逐步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其它产业的生产;土地则可以变分散粗放经营为集中连片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建立健全各类保险、担保制度,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把更多精力放到节能增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来。通过完善配套机制,促进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与投入;激发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激发企业加快管理创新的自觉性,促进企业充分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促进城乡间、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9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M].人民出版社,1975
3.黄少安.制度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美]菲吕博顿,[德]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种莳成.试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J].商业时代,2013(5)
6.胡锦涛.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0-2-4
7.张卓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改革是关键[J].经济研究参考,2006(74)
8.姜作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地方政府执行力[J].当代经济研究,2008(5)
9.安体富,蒋震.加快资源税改革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中国税务报,2008-3-19
10.唐龙.体制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杨欢进.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1)
12.朱晓旭.谈以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中国发展理论创新[J].商业时代,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