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本课题为邢台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tsk151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2月29日
在产业转移以及调结构、转方式的大趋势下,如何加快区域产业承接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亟须思考的一个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了提高邢台市经济效益,实现三次产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邢台市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发展,对构建邢台市现代产业体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邢台市承接产业转移背景及优势
(一)宏观背景。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我国东南沿海经济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它们都面临着转移落后产能的压力,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腾出空间。而邢台市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迫切希望通过产业转移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因此,对于欧美发达地区和我国东南沿海还有邢台市而言,产业转移都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中央政策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结构,中部地区要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该政策为中部地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微观优势
首先,市场优势。邢台市的市场前景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吸引产业转移。邢台市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较高,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消费市场,且有利于实现产业的聚集。现阶段邢台市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但是消费水平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大幅度提升。因此,发达地区移出的过剩产能在邢台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产业未来的发展速度会很快,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
其次,自然资源优势。邢台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有利于承接环渤海三角区的产业转移;另外,邢台市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煤、铁矿石、盐等,其中蓝晶石储量为全国第一,瓷土、石膏储量位居华北第一。
再次,工业基础优势。邢台市拥有比较全面的工业基础,在三次产业对邢台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中,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高达50.14%,相应的工业产品也在全国位居前列。第二产业的优势,有利于邢台市在相应产业转移中的竞争,在相应产业转移的承接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最后,人力资源优势。邢台市劳动力资源也相应地非常丰富,可以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解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加快农村和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消化吸收大量的城镇劳动力人员。邢台市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由于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产生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就业能力培训,壮大懂技术、懂知识的农民队伍,提高其在社会再就业能力,有技术且廉价的劳动力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助推作用。
二、邢台市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值结构分析。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73.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36.5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58.2亿元,增长8.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3,051元,比上年增加774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5.9∶52.4∶31.7调整为16.4∶50.1∶33.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2.3%、47.5%和40.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2.9和2.4个百分点。(表1、图1)可以看出,自2010年到2014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虽然在2010年到2011年出现了下降,但在之后呈现出了上涨的趋势;相反的,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三次产业的比较分析来看,自2010年后,占邢台市生产总值比重最多的是第二产业,工业是成为促进邢台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第三产业产值,虽然没有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但是逐年上升,增长速度赶超第二产业,所以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要发展邢台市的经济,一定要重视第三产业。
(二)工业结构分析。邢台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一直以能源行业为支柱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是老工业基地,从事钢铁、煤炭、化工、电力、建材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2014年邢台市工业增加总额达到764.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0.2亿元,增长4.6%。钢铁深加工、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和新能源七大优势产业合计完成增加值410.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2%。
但这些重点工业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企业规模小、支撑项目少、产业链条短,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严重制约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正是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过分侧重能源行业,为邢台市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制约了邢台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为邢台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tsk151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2月29日
在产业转移以及调结构、转方式的大趋势下,如何加快区域产业承接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亟须思考的一个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了提高邢台市经济效益,实现三次产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邢台市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发展,对构建邢台市现代产业体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邢台市承接产业转移背景及优势
(一)宏观背景。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我国东南沿海经济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它们都面临着转移落后产能的压力,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腾出空间。而邢台市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迫切希望通过产业转移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因此,对于欧美发达地区和我国东南沿海还有邢台市而言,产业转移都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中央政策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结构,中部地区要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该政策为中部地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微观优势
首先,市场优势。邢台市的市场前景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吸引产业转移。邢台市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较高,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消费市场,且有利于实现产业的聚集。现阶段邢台市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但是消费水平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大幅度提升。因此,发达地区移出的过剩产能在邢台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产业未来的发展速度会很快,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
其次,自然资源优势。邢台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有利于承接环渤海三角区的产业转移;另外,邢台市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煤、铁矿石、盐等,其中蓝晶石储量为全国第一,瓷土、石膏储量位居华北第一。
再次,工业基础优势。邢台市拥有比较全面的工业基础,在三次产业对邢台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中,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高达50.14%,相应的工业产品也在全国位居前列。第二产业的优势,有利于邢台市在相应产业转移中的竞争,在相应产业转移的承接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最后,人力资源优势。邢台市劳动力资源也相应地非常丰富,可以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解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加快农村和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消化吸收大量的城镇劳动力人员。邢台市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由于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产生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就业能力培训,壮大懂技术、懂知识的农民队伍,提高其在社会再就业能力,有技术且廉价的劳动力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助推作用。
二、邢台市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值结构分析。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73.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36.5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58.2亿元,增长8.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3,051元,比上年增加774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5.9∶52.4∶31.7调整为16.4∶50.1∶33.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2.3%、47.5%和40.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2.9和2.4个百分点。(表1、图1)可以看出,自2010年到2014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虽然在2010年到2011年出现了下降,但在之后呈现出了上涨的趋势;相反的,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三次产业的比较分析来看,自2010年后,占邢台市生产总值比重最多的是第二产业,工业是成为促进邢台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第三产业产值,虽然没有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但是逐年上升,增长速度赶超第二产业,所以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要发展邢台市的经济,一定要重视第三产业。
(二)工业结构分析。邢台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一直以能源行业为支柱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是老工业基地,从事钢铁、煤炭、化工、电力、建材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2014年邢台市工业增加总额达到764.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0.2亿元,增长4.6%。钢铁深加工、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和新能源七大优势产业合计完成增加值410.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2%。
但这些重点工业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企业规模小、支撑项目少、产业链条短,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严重制约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正是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过分侧重能源行业,为邢台市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制约了邢台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