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迅速、在东部沿海省市的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服务业存在显著的联动效应。文章基于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①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保持递增态势,前景向好。②通过对地理分布的考察,再生资源产业并非在资源禀赋丰裕区域优先发展,与传统资源产业相区别。③根据相关系数,再生资源产业与区域创新和服务业均具有显著正相关,而同时期采矿业与区域创新和服务业均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再生资源产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提供了产业发展机遇。
关键词:再生资源产业;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资源诅咒
一、 引言
高端化的产业结构、可持续的增长模式是现代经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伴随经济体系的升级演进,一些能够增进互动催生融合,从而提升价值链条深化、带动经济辐射效应、激发长期增长动力的新兴产业逐渐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储量、存在上限的生态环境容量,有效提高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共生、良性循环,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再生资源产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共同关注。蔡吉跃和蔡振(2010)指出,再生资源产业是一种绿色的新兴产业,也是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产业。我国可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发挥后天优势,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化、提升循环经济水平(周国梅等,2005)。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这提供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再生资源产业作为资源型经济链条的纵深环节,兼具提高经济价值、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的多重意义。与传统的消耗型资源产业相比,再生资源产业不以自然系统的资源物质为对象,转而以经济系统中的废料物质为原料,既不索取自然资源,又截流了废物排放,并且通过对废料中的资源价值再生,可以进一步衔接至资源产品的深加工环节,使整个资源型经济链条能够实现闭路式循环。
当前关于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研究多见于理论分析。本研究着眼于经济统计数据,本着充分发挥对实际数据观察归纳的统计思想,力图对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现状与趋势展开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并重点讨论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经济意义。
二、 产业统计标准
再生资源产业是在科技进步、产业链条深化达到一定历史阶段下所孕育成型的新兴业态。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相似,获得精确的再生资源产业数据是开展相关研究分析的一个主要难点。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的历次版本,1994版中只有“橡胶制品业”下的“再生橡胶制造业”(行业代码2950);从2002版开始,在制造业和批发业下分别增设了三个小类行业——“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和“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行业代码4310、4320、6319);最新版2011版只调整了行业代码并未增设。这可以说明,早期再生资源产业数据的获取具有一定难度。关于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实证研究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一般以2004年作为研究起点,所用数据为制造业下的大类行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数据(郭庭政等,2010;李健等,2012),没有包括“再生橡胶制造业”,而且分省市的数据来源于地方统计年鉴,数据口径和统计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或缺失。本研究则使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 ,根据分析目标进行加工处理,较好地解决了口径不一和指标缺失问题,同时能够将小类行业“再生橡胶制造业”包括进来。按发达国家历史经验,Krugman测算出美国制造业中集聚效应最大的是“再生橡胶产业”。因此相比现有研究,使用工业企业数据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企业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2009年。
三、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实证分析
基于几何平均公式,2004年~2009年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达到45.33%,二倍于同期采矿业总产值增速,揭示出再生资源产业的高速增长。在吸收就业层面,2004年再生资源产业职工数对采矿业职工数的比值为7.95‰,2009年比值提高到2.09%,增幅接近3倍,可看出再生资源产业的经济活力。为深入探寻再生资源产业化进程中的动态细节,有必要更全面地勾勒出产业发展的整体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