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具有虚拟性、不受时空限制、开放性等特质,这决定了虚拟社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人们要想了解虚拟社区的复杂性,必须亲身参与(Lawrence, 1995)。成员通过参与社区,会对社区的运作机制更加了解。赵玲等(2009)指出,有较长会员身份的成员,更愿意积极融入到虚拟社区。当成员刚刚参与社区时,他们只是社区内的旁观者。随着参与时间的增多,成员才会真正把自己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参与社区互动,如在公共论坛发帖等。
所以,本文认为,当企业开展社区营销活动时,和刚加入社区的新成员相比,老成员更倾向于积极参与,为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
(三)感知社区内容价值(perceived value of site content)
社区规模不断成长,这种成长主要依靠成员互动产生的内容的吸引力。然而,只有成员互动产生社区内容是不够的。对于社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社区组织者要持续注入有价值的新内容。社区内容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网络信息量大而繁杂,对信息需求者造成干扰,社区能够从大量网络内容中筛选出有意义的,实现对信息的过滤和整合,为成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持续注入新内容的社区,才能够维系现有成员并吸引新成员的加入,同时,新成员的加入,也为社区注入活力,有利于社区的发展。社区提供的内容,有时是成员在其他渠道无法获得的。所以,成员感知到社区内容价值,对社区产生信任和依赖。此时,消费者更可能会对社区营销建立信任,从而使得社区营销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四)感知知识共享价值(perceived value of collectively held knowledge)
杨兴凯等(2013)表示,虚拟社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成员间知识共享的水平。通过互动交流,社区成员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从而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研究表明,知识共享是促成社区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虚拟社区要想发挥价值,必须依靠自身产生共享知识的能力,因为集体知识共享能够增强成员信任,有利于社区关系的良性发展。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会对消费者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成员感知到社区共享知识可以给自己带来价值时,往往会对信息提供者产生信任。此时,企业开展社区营销活动,宣传产品信息和知识,更加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赞同,取得良好的社区营销效果。
虚拟社区的属性分析
除了成员认知和行为差异,作为客观环境要素的社区属性亦会对社区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属性的差异导致不同社区会产生不同的商业价值。笔者具体分析社区规模、社区延展性、社区管制性对社区营销价值产生的影响。
(一)社区规模(membership size)
虚拟社区具有一定的规模,社区的规模和其成功运作有相关关系。Armstrong等人指出,虚拟社区要保证成员数量在临界范围内,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商业效用。也就是说,社区规模和商业价值之间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临界成员数量内,成员扩张可以增强社区价值,但是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成员扩张会降低社区的效用价值。这是因为,社区规模的过度增大,会减弱成员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形成社区内相互信任的氛围(楼天阳,2011)。所以,当社区成员数量达到临界点时,社区不适合继续接受新的成员,否则会带来混乱。Rothaermel &; Sugiyama (2000)表示,社区成员的持续增加给社区带来混乱,这直接减少老成员在社区内的参与行为。所以,本文认为,社区规模和社区营销价值呈现倒置“U”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