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作坊茶叶加工厂的水平良莠不齐。鹤峰县茶叶种植遍布全县9个乡镇,茶叶收入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部分农民并不满于仅仅依靠卖鲜叶获得微薄收入,而是利用传统手工技术加工鲜叶,获得额外利润,这样就涌现出许多实力弱、规模小、加工环境差、设备陈旧、污染环境的小型茶叶加工企业,这些企业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鹤峰茶叶产业发展形象。
(3)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鹤峰县茶叶局编制数为10人,实际在岗7人,其中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30岁以下的0人,40岁以下的2人,40-50岁的5人,各乡镇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更是缺乏,90%以上的企业完全没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这种现象严重滞后了鹤峰县茶叶产业发展进度。
2.3 鹤峰县茶叶生产的机会分析
(1)交通条件改善。随着宣恩县到鹤峰县的“宣鹤”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可望通车),启动陕西安康-湖北恩施-湖南张家界的“安恩张”铁路前期工作(囯家发改基础[2008]2901号),鹤峰县的交通条件将会得到改善,原有的交通区位劣势将得到彻底改变,鹤峰茶叶也将在鹤峰旅游产业兴起的同时,伴随旅游发展远销祖国各地。
(2)土地流转政策给力。鹤峰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恩施州唯一的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已经建立了开放、竞争、公平、有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市场体系,健全了农村土地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健全了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体系,建立了流转土地信息库,加强了土地流转档案的管理。这为鹤峰茶叶生产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3)电子商务逐步发展。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它具有节约成本,影响面广的优点。在试点上已经获得很好的效果。借助这一新型的销售方式,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将对鹤峰茶叶的销售和文化的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据统计,全县电商企业、网店由2012年4家增加到2015年的125家,已进入淘宝、天猫、京东、QQ商城、恩施馆等平台的企业网店有28家,并且还在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业务的飞速发展,为鹤峰茶叶的销售,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2.4 鹤峰县茶叶生产的威胁分析
(1)茶叶农残危害。虽然政府有关部门狠抓茶叶农残控制,但在一些地方,茶区滥用农药、参杂使假等现象仍然严重,个别地方甚至有恶化趋势,茶叶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鹤峰县茶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在鹤峰县1 176家茶叶企业中,拥有农残检测设备的有10家,购买了农残快速检测仪的850家,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落后的生产技术,茶农生态意识薄弱而导致茶园生态受到破坏,进而使茶叶质量下降,产量歉收。
(2)周边县市茶叶发展势头迅猛。鹤峰县相邻的县市都是茶叶优势产区,其品牌代表有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来凤藤茶、咸丰白茶、利川红茶都各具特色,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鹤峰县若不加快整合和发展茶产业,随着“采花毛尖”等众多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鹤峰县本地企业及其茶产业将受到严重挑战。
3 鹤峰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基地建设,改善茶园环境
(1)加快建设鹤峰茶良种示范基地。良种茶苗造园既能增加茶叶产量和茶叶质量,又有利于茶农利用茶机采茶,最大限度的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应当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和低产林改造项目为依托,充分激发农民新建茶园和改造中低产茶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和培育优质茶种资源,选优育良,加大茶树良种繁育力度。在品种上,应加强对本地良种资源的利用,培育产量高、口感好、品质优、抗性强的茶种;在新建茶园及老茶园改植换种中,重点推广恩苔2号等本地无性系良种,适当引进外地珍稀品种;达到每年自建繁育苗圃200亩,出苗3 000万株以上,保证当年茶叶基地发展所需茶苗供应,确保每年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亩以上。此外,还应制定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强化移栽、修剪等关键技术环节,推广薄膜移栽,短穗扦插等技术;强化茶树良种育苗许可,对茶农实施培训上岗,确保茶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