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宏观区域和微观区域上的研究都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对接”和“互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更为完善的职教体系应朝着中等、高等多层次相互衔接,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及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发展,构建起相互依赖、相互驱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和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等模式。为此,需要在观念、体制、技术、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建立起促进有效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结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引起了学校、政府、企业(行业)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职业院校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使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从多角度提出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并推动在实践中进行修正。职业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必须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方向转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要想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必须真正提高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政府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规划好顶层设计,做好制度建设,增加投入,重组职教资源。唯有相关各方协同合作,才能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淼.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3):150-152.
[2]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0(3):47-50.
[3]李海宗,王胜男.对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8):23-26.
[4]罗文华,秦素菡.构建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和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14-16.
[5]陈秋燕.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6):97-100.
[6]周鸣阳.构建与杭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职教体系的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3):35-36.
[7]周鸣阳.基于杭州区域经济视野的现代职教体系探索:以杭州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46-49.
[8]马敬峰,鲁保富.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普通高校职业技能教育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8):62-64.
[9]郑仁焕,俞建文.职业教育与经济成长的互动关系新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32-34.
[10]商圣虎,吴朝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5):12-13.
[11]沈卫.解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J].职教论坛,2006(4):21-24.
[12]王贤.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7):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