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领导干部的办事效率,评价其经营管理的成果,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到普遍的开展。本文并阐述了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内容以及其开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责任 审计 对策建议
一、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企事单位的负责人在任期内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在于分清经济责任人任中在本单位或部门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关系到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涵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本文对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进行了如下概括。
1.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情况
主要对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等会计报表相关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计,查看责任人任期内是否会计信息作假的现象。
2.重大事项决策情况
即审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及决策程序的规范性。
3.资产管理情况
对资产的入账、日常管理、报销、处理等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查看是否存在账外资产等资产流失的现象,查看资产的增值和收益情况。
4.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情况
即审查责任人任期内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经济合同是否合法,单位是否存在偷税、漏税问题,是否存在挪用公款的现象等等。
5.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情况
通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测试,审查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是否完整,控制关键点是否齐全,控制制度是否完备;通过内控的有效性测试,检查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关键控制点是否有效,控制制度是否落实。
6.主要目标及经济效益的完成情况
审查责任人任期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可选择一些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三、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1.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加强单位的内部治理
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揭露单位存在的各种违规问题和效益问题,查找出单位经营管理中已经出现或隐藏的风险以及长期发展中存在的隐患,从管理方式和内部治理等方面评价经营管理活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单位长期持续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保障。此外,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会对处于决策地位的负责人产生较强的约束力。责任人出于压力会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加强对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治理,尽可能完成经济责任,履行责任。
2.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
传统的审计仅在责任人离任时才开始,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风险。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负责人在任期间的经济履行情况进行审计,把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审核有机结合,审计内容更加全面、设计范围更加广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操作的主观性,降低了审计的风险,确保了审计的质量,使审计结果更加符合单位的实际,对审计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防止贪污腐败的发生
通过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从经济方面及时发现由于责任人决策失误或贪污腐败导致的资产损耗、资金流失等问题,评价责任人的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等相关信息,有利于将审计运用到干部监督管理领域,促进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的完善,防止责任人处于私立危害公共利益,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任中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仍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阶段,在实践当中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相关法律法规不建全,经济责任的实施缺乏一定的依据
现行的审计法律、法规与任中责任审计相关部分较少,审计法律建设较为滞后,因此任中责任审计在实施过程中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例如,经济责任的界定就存在相关难度,法律条款中也没有详细的说明,在责任人任中发现其职责履行不当,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损失时,其经济责任的性质以及其数量界定就存在困难。
2.缺乏统一、具体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评价标准
任中责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是责任审计评价。对负责人所在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情况、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负责人的经济责任是审计评价的关键。一个科学、健全的评价体系是客观判断责任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必不可少的部分。虽然相关内容在审计程序上有依据,但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其依据存在一定的笼统性,有关审计评价的标准、审计建议的具体执行等内容较为抽象,审计工作缺乏具体的指导,使审计评价呈现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五、完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任中责任经济审计规范,促进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单位内部制定与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相关的程序与规范,使其逐步向法律化、规范化发展。相关的程序规范当中应当明确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要素,包括目的、原则、内容、对象、重点、程序及方法,使之在于现行审计准则符合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化,更利于相关的审计人员运用到实际的任中责任审计当中。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也应应用于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建设。建立健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是审计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对于审计机构独立性及权威性的要求,有关机构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对审计机构的设置、应履行的职责、享有的权利,以法规形式予以明确。
2.正确界定经济责任,合理做出评价
明确经济责任的范围,对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经济责任的界定包含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界定、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界定、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的界定、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界定、错误与舞弊责任的界定、“为公为私”的界定六个方面。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对责任的划分与界定,对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做出较为公平、合理的判断以及公正的评价报告。 3.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进行任中经济责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