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价值链理论下,企业环境成本不仅仅分布在研发、采购、生产以及营销等环节构成的内部价值链中,而且形成于供应商、企业、客户等主体构成的外部价值链中。为此,企业就应该围绕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价值链 环境成本 供应商 客户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力度的加强,环境成本也成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成为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由于环境成本控制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过程中采用的事后控制法,即“先污染后治理”。这种环境成本控制模式仅仅局限在生产过程,而忽视了环境成本发生的全过程。实际上,从供应商到顾客、从研发到营销等价值链上都会产生环境成本。所以,从价值链角度来控制企业环境成本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价值链理论与企业环境成本的界定
1.价值链理论的内涵
价值链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所提出来的。根据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 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括生产、销售、后勤、售后等;支持性活动包括人事、财务、计划、研发、采购等,这两类活动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要想获得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关注自身的资源状态,并且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从分类上看,价值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部价值链,即企业内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包括企业内部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活动;二是外部价值链,即企业为生产或销售产品所经历的价值活动,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过程,包括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2.企业环境成本的界定
企业的环境成本是指企业产品生产活动中,从原材料供应、生产、运输、使用、回收等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环境成本的形成不应该仅局限在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供应商、顾客等都有着密切关系。但是,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在环境成本控制方面仅仅局限在生产环节,并且往往采用的是事后核算。根据价值链理论,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我国企业采用的传统环境成本控制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实际,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产品在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根据前文所述的价值链分类,价值链理论视角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就应该从内外部价值链两个方面入手,形成企业环境成本价值链(如下图所示),以此来更好地实施环境成本控制。
图 企业环境成本价值链
二、价值链理论视角下企业环境成本分析
1.内部价值链下的企业环境成本
如上图所示,从企业内部来看,环境成本分布在研发、采购、生产以及营销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企业环境成本的内部价值链。
第一,研发环节的环境成本。研发的相关内容会影响到后续环节环境成本的大小,甚至会对后续环节的环境成本控制提供一个框架。如企业在研发环节是否设计环保绿色产品,是否考虑变更材料采购路线,是否调整传统生产工艺而改为绿色生产工艺等,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在采购、生产和营销环节上的环境成本。
第二,采购环节的环境成本。采购环节是内部价值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实现原材料从供应商到达企业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这一环节的环境成本主要包括:企业采购环保型原材料而需要额外的开支和费用;企业采取绿色输入物流方面的成本;企业采购绿色生产设备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等。
第三,生产环节的环境成本。生产环节是内部价值链上一个最为重要的活动,企业的环境成本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生产环节产生的。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绿色生产设备的折旧损失、管理维护费用;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停工损失以及修复费用;因为环境污染而面临的罚款以及向第三方支付的赔偿金等。
第四,营销环节的环境成本。营销环节是内部价值链上实现价值增值的一个环节。这一阶段,企业会面临着购买者的环保要求,为适应这些环保要求,企业也会发生一些环境成本,包括:企业产品的环保宣传费用;因环境问题而召回产品的相关成本;对所在地环保活动的赞助以及公益性支出等。
2.外部价值链下的企业环境成本
如上图所示,不仅仅企业内部有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环节构成的价值链,企业外部也有供应商、企业、客户等主体构成的价值链,即外部价值链。在外部价值链中,供应商处于企业的上游,客户处于企业的下游,他们对企业的环境成本都有着重要影响。
第一,供应商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在外部价值链上,供应商与企业主要是通过采购环节相连的。供应商主要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等。所以,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就直接会导致企业环境成本的高低。如果供应商的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必将会增加企业材料使用过程中环境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增加环境成本。另外,供应商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必然会注重对企业的绿色服务。这样将会减轻企业废物处理的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环境成本。所以,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
第二,客户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在外部价值链上,客户与企业主要是通过营销环节相连的。客户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需要承担起下游价值链环境成本的一部分。从世界各国环保政策的走向来看,生产企业要逐步承担起消费者使用产品而污染环境的责任。如德国实行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等都增加了企业对下游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的责任。
三、价值链理论视角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对策
1.内部价值链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对策
第一,在研发阶段,企业应该注重生态设计。传统的研发理念是以人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设计,以满足人的需求,而无视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于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价值链理论下,企业研发就必须放弃这种错误理念,而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即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 第二,在采购阶段,企业应该实施绿色采购策略。企业采购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减少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和零部件,提高材料和零部件的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具体而言,一是要采购符合环保理念的材料,即在采购材料过程中要尽量考虑到材料的回收、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将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二是要选择环境影响低的材料,即优先选择清洁的、可更新的、含能量较低的、可再循环利用的材料;三是要做好采购资源的回收,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