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加强政策引导,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是近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服务业的作用更加凸显, 并将逐渐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 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此, 建议国家和地方层面有关政府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联合发布的 《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意见》,加快出台有关扶持政策,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 努力提升该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一些有条件的省市, 建议大力引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主体, 将人力资源服务业列入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在行业准入、 土地供给、 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并列入服务业发展和人才工作经费保障范围。 对引进的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贡献较大的本地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 为当地引进领军和拔尖人才的机构等给予税收优惠和各项奖励等。
(二) 科学规划先行, 注重园区功能定位
由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前期建设投入较大, 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为避免园区建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笔者认为, 园区建设应规划先行,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调整, 促使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按照资源共享、 产业集群、 集约发展的要求, 确定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 编制园区总体规划、 中短期规划和主体建设规划, 将园区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有机结合。 大量事实证明,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地方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服务内容和产品提出切实需求。 因此, 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应注重和发挥地方特色。 由于各地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区位优势、 政策环境等都有所差异, 因而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发展还应与当地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紧密结合。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建设何种规模的园区, 如何建设和运营园区。 比如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较迅速, 且高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相对成熟, 这种情况更适宜采取 “一园多区” 的方式。
(三) 建立目标管理制度, 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
笔者认为,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是园区发展自始至终都应解决的问题。 建议各地有关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 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人力资源公共服务领域。 建议部分市场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 可采取 “两段式”, 第一阶段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市场的发展; 第二阶段以市场为主导, 政府发挥监督作用。 在政府层面成立产业园管委会,在市场经营层面考虑并探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 成立园区运营公司,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 任务和工作要求, 并根据其承担的责任授予相应的权限。 园区领导小组对运营公司实行责任考核制, 并建立层级目标管理和年度指标考核制度。
(四) 积极招商引资, 加强各类平台建设和应用
建议产业园区管理方适时开展对园区招商政策的研究, 制定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惠政策, 促进招商工作的有效开展; 编制重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名录库,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确定拟引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规模和主营业务类别; 加强招商引资、 建设园区招商引资信息平台, 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主动吸引国内外品牌机构入驻园区, 通过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业推介会、 博览会、交易会等, 提高园区知名度,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得到长足、 稳定发展。
同时,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媒介作用。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着力引进商会、 行业协会、 校友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促生行业集聚效应,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招商过程中的媒介作用。
此外, 还应注重品牌推广。 借助当地人才资源优势, 利用本地人才在外地的影响力进行品牌推广。 定期举办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 人力资源论坛等活动, 积极培育本土品牌, 大力支持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 在线下进行推广的同时, 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力进行线上品牌推广, 提升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