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如何做到比资本主义私有制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如何充分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更好地创造和科学合理地分配劳动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
在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建国后的三十年左右,主要是围绕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主要靠中央集权在全国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的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对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广泛的尝试。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键是一靠制度二靠思想觉悟,要有一大批出于公心,甘愿为劳动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公仆,去勇于经营管理善于经营管理;对全体劳动人民培养主人公精神,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此,毛泽东有着清醒深邃高瞻远瞩的认识。毛泽东总是要让人民把光辉的一面发扬出来,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只有人先进了,才会有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美好的社会主义之花才能开遍地球。
人群中,除了极少数伟人圣贤,大多数有趋利的私心,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道理。自私,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一方面又是公权力滋生腐败的诱因。一旦没有有效的监督,公权力必有腐败,可以说腐败与权力形影相随,遏制腐败消除腐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对政府各级领导有监督、选举和罢免权。在企业中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职工群众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企业民主的一个伟大创造。毛泽东深刻看到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力量,他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光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人的头脑,对思想意识不断进行变革,所以要学雷锋,抵制歪风邪气。没有这一点,社会主义事业最终还要失败。这一探索对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深远的创造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党和政府意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所以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鼓励支持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胆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使整个国家经济取得了快速巨大的成就。当然相伴而出现了官僚腐败和两极分化,拜金主义败坏了社会风气,粗犷发展破坏了生存环境等问题。
应该讲,前后两个三十年都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完善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丰富和发展。只是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也各有不足。
可见,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万事人来做,必须要把经营管理者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必须全心全意为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必须公开地全面地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让普通的职工都能了解、参与、监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把这种监督批评变成“宪法”,变成自觉地执行制度。否则,无论采用何种公有制形式,都很难成功。
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使产销有机结合成为可能,使企业生产销售的方式更加完善,使经济运行迅速有效。从而能较好避免盲目性滞后性失效性。我们很难相信过去以算盘的工作效率能及时有效完成全国性科学合理的计划、下达、调度工作。因此,互联网与企业订单生产相结合有很广阔的运用空间,对提高经济效能有巨大促进作用,这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
学习《共产党宣言》,不能教条化地去生搬硬套每一句话每一个结论,而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运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实践中,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经验可参考,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驾驭经济社会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或左或右的失误,这都不是根本问题,关键是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能丢不能变,人类追求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永远在实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