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文化;和谐
就文化而言,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区别的基本价值观念,它是价值观体系的主导,统领和支配着一般价值观;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灵魂的表现,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价值原则。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核心价值既导致了人们价值比较选择和整合上的困难,又催生了国人在转型期间面临的文化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社会及全体公民的共识和自觉追求,还应吸收传统文化精华。
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历史新阶段。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特别是以传统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从文化发生学角度看,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该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具有基础和源泉性作用,这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共有现象或普遍规律。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包含两种价值目标,对内凝聚本国人民的力量;对外树立中国文化形象。二者共同构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体系。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的任务还在于如何在本国人民内部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得到本民族广大人民的认可。而要想得到本民族广大人民的认同,就必须深入本民族认同价值形成的文化价值之中,即必须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抛开传统文化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其最具活力和最具特色的部分。
二、借鉴传统文化精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既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成分,也有传统文化的成分,两者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是核心价值观倡导和培育的指导思想,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它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基础。
(一)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传统人格教育意义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于对儒家思想的精神特质和中心有个概述:“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用功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至于健全或理想的人格,“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自儒家言之,必三德具备,人格才算完成。对于这种智仁勇“三德具备”的人格,我们应该从传统核心价值观里“仁”出发来加以理解。孔子用一个抽象的名来表示人格,叫做“仁”;用一个具体的名来表示它,叫做“君子”,君子是一种崇高优美的人格,所以内容包含得很丰富。人格之教,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人践行君子的标准,人人有士君子之行。
(二)传播大同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