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出现了延迟就业的现象,他们毕业后并不立即参加工作,或是旅行,或是从事公益,总之不着急就业,而是等到有合适的机会,或是找到了人生方向再安定下来工作。这一现象被称为“慢就业”。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高校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社会供需矛盾尖锐、大学生未来预期与就业现实存在着偏差、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和大学生目标定位不准确。因此,高校应该合理设置专业与加强就业指导,深化高校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同时,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慢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8-0135-0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加深和高校就业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越发严重,致使部分大学生选择“毕业待定”这一模式,自愿或被动成为“慢就业”族。作为一种新的择业观,“慢就业”本身具有多元化的一面,“慢就业”人群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慢就业”现象有着复杂的成因,既有高校、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因此,解决“慢就业”的问题,需要高校、社会、家庭、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慢就业”的含义及现状分析
1.“慢就业”的含义。“慢就业”是指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既不急于“毕业即工作”,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进行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一种现象[1]。毕业后,一部分学生或是旅行,或是从事公益,总之不着急就业,而是等到有合适的机会,或是找到了人生方向,再安定下来工作。
2.“慢就业”的现状分析。自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改革以来,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高校学生毕业能否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一直是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热点话题。长期以来,社会、高校、家长乃至社会媒体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辅导高校毕业学生实现快速就业这一难题上,他们经常语重心长地劝大学生们找工作不要挑肥拣瘦,可以選择“先就业再择业”这一方式。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思想进一步解放,“慢就业”成为部分学生的选择[2]。
“慢就业”这一现象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慢就业”更像是人生未来蓝图策划中的一个有目的、有安排的空档。在这个空档期间中,毕业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认知社会,与社会交融相通,为以后漫长的工作生涯积累起满满的元气。“慢就业”不是轻易做出的选择,毕业大学生应该三思而后行。毕竟每个毕业生都必然回归人生本来的轨迹,通过工作实现来自身价值,暂停键不能一直持续下去。
二、“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
1.高等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受我国毕业分配制度的长期影响,高校专业设置逐渐呈现出稳定性、相对静态性的特征。但是,新时代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时刻发生着各式各样的变化。在多变的市场需求下,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于时代需要。由于所谓的“热门”专业的扩招速度远大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增长速度,几年以后,市场对于“热门”专业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少,那些以往“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会被滞留下来,被动成为“慢就业”一族。
2.社会的供需矛盾尖锐。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与社会有限就业岗位之间的冲突[3]。就业市场的有限需求,面对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迫使他们不得不选择“慢就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不仅取消了大学生分配计划,高等院校不断扩招,21世纪也是如此。正是由于我国这一政策的出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可是社会供应的就业岗位数量变化并不大。尽管近年来,社会就业岗位不停地增长,但与快速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相比,却显得有些无力,社会新兴岗位数量远远少于大学生的增加的数量,这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毕业生选择“慢就业”这一形式。
3.大学毕业生未来就业预期与现实就业状况存在偏差。众所周知,“学而优则仕”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传统,从事公务员、进入国企等人事单位,一直是毕业大学生的首要选择。这些职位不但稳定、福利待遇好,并且将来发展前景好。而小型企业或私企,不仅工资没有稳定保障,福利待遇也没法保证,最重要的是不能确保一辈子效益。如相关报道指出,2008年我国首次在石市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次年发展到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学毕业生对自身未来就业预期偏高而延迟就业,而他们的根据往往只是凭借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分析判断的,不可避免地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势认识不足,以至于求职过程中常常挑三拣四、驻足观望。不仅如此,他们的求职要求也不愿意根据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而是采用等待的方式来慢慢寻求自己梦寐以求的岗位,逐步变成“慢就业”的群体。
4.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欠缺。用人单位最重视的就是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因为这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高校毕业生往往处于青年时期,喜欢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而用人企业由于是一个团体,出于管理的需要,他们往往最不满意的就是毕业大学生追求的个性和自主,因为这样的他们常常喜欢打破常规、挑战权威、不服从管理等,再加上他们行为激进、耐心不足、忍耐力低等缺点,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这样的人才。而那些责任心强、热爱事业、敬业奉献、踏实耐劳、心理承受能力高、集体荣誉感高等恰恰是用人企业最为看重的基本素养。当代大学生这一性格特点与企业团队规划背道相驰,导致部分企业并不想接收这些刚刚毕业的大学青年,这也是他们选择“慢就业”的一个外在推力。
5.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大学生择业观出现偏差。导致高校学生选择慢就业这一形式的的自身因素主要有:第一,当前新媒体和自媒体等各种传媒方式共存的时代,高校毕业生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都时刻受我国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些学生很轻易就会被周边的环境干扰和影响。于是,他们在自尊心和社会就业状况的双重干扰下,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进而产生一些从众的行为。第二,大学毕业生受就业形势的影响,他们大多很难快速地转变自身角色,很多学生常常手足无措,自身安全心理承受能力严重降低,从众心理和依赖度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第三,缺乏理性、客观、科学的未来职事业规划,对自我以后的发展考虑不够全面,而且,在面对就业选择时却展现的很随意。因此,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择业观,总想寻找待遇好、体面轻松的工作,但现实却是难以如愿。这样,这些迟迟找不到工作的人,也无形中成为“慢就业”一员。 三、针对“慢就业”现象的对策建议
1.高校合理设置专业与加强就业指导。高校专业设置并非是随意安排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依据社会和国家需要,通过严谨的评价机制和设立办法产生的。而高校在我国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适的人才,所以,其专业设置也必定由原来的保守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贴近社会,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高校专业设置由于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决定其不再是单向空间思考问题,而是从我国和社会各方面需要来决定是否设置某一专业,其与社会联系度越来越密切。一方面,高校的应用型专业调整趋势要灵活甚至超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要及时淘汰大量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低价值课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社会工作和企业,让他们提前熟悉公司岗位对就业者能力、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的要求,以便他们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
2.深化高校培养模式的“供给侧改革”。第一,政府要建立并完善市场信息体制。第二,高校要设立专门研究社会需求的部门。第三,高校设置专业要扬长避短。高校培养人才应该以社会需求为标准,但并不是一味迎合社会需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所长之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长处,将其与社会需求巧妙结合起来,以便能既适应社会需求又能发挥自身特色,不被社会束缚。这样,毕业的大学生才能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得到社会的认可,为自己就业增加竞争力。所以,完善高等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可以从政府要建立并完善市场信息体制、高校要设立专门研究社会需求的部门、高校设置专业要扬长避短三个方面入手,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挂钩[4]。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所学才能和社会需求展现的错位是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一个无形推手。面对这一情况,首先,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报考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志愿,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是否吻合,理性分析选择适合自己和社会的专业。除此之外,高校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指导,使他们打好扎实基础,提高专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教师上课也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防止出现“学而无用”现象。一部分大学生并不是没有理论知识,而是因为实践少,无法把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导致他们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被迫选择“慢就业”这一形式。最后,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社团活动,促使他们去深入了解社会,以便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高校要强化校企合作、鼓励创业、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以此鼓励大学生就业,进而促使更多的毕业大学生就业。
4.对大学生的择业观进行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观的多样化与社会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相适应,在承认择业观多样化的同时,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应尽早制定适合自己的合理的职业规划,为自己未来发展制定奋斗目标,在“待应该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机”的这段时间里,要不断学习实用技能,找到自己与现实的差距,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朝着规划的方向不懈努力。另外,“慢就业”的沉淀期不适宜太长,不能让自己养成宅家啃老的习惯,导致整个人变得颓废、慵懒,也不能故意拖延,因为时代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停滞不前,就会跟不上时代节奏,甚至被社会淘汰。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时,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引,使他们做出理性、明智的选择。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引导毕业生摆正自己的位置,降低就业预期,做出理性分析,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模式,做出正确的就业预期和自我评价,进而让大学毕业生自觉地调整未来就业预期。大学生也应该转变观念,正确择业,一边工作,一边规划未来,一旦时机到来,再寻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加深和就业形势的紧张,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立即工作,而是主动或被动成为“慢就业”一族。造成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成因复杂,主要是由于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错位现象,社会的供需矛盾尖锐,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与现实就业现状存在着偏差,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目标定位的不准导致择业观出现偏差。“慢就业”这一时期,应该是就业前的缓冲期。大学生毕业后通过一段时间应该来进一步地增强自身的能力,为找到更合适的岗位而做好铺垫,而不能故意耽搁就业时间来助长惰性,成为啃老族。为了解决“慢就业”的问题,高校要加大供给侧改革,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培训,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家长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引导,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学好专业知识来适应时代的需要。总之,转变“慢就业”这一形式,需要高校、社会、家长、大学生的通力协作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吴克明.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3] 杨书超.新时代下大学生“慢就业”的辩证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52-56.
[4] 陳贺.“慢就业”背后的玄机[J].就业与保障,2015,(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