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依托型是在著名风景名胜区(或村寨)周围发展起来的,其客源市场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观光客,其特点是初游率高、重游率低,不易形成忠诚客户,是典型的观光旅游。为了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景区依托型应该采取“分”和“特”的发展模式。首先通过“分”即地区分工、产品分类、顾客分层、服务分级,实现分出市场、分出规模、分出效益,来解决乡村旅游低层次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问题。其次通过实行“特”的战略,打造民族风味浓郁,特色鲜明的“特村”,倡导体验服务,与所依托的景区实行捆绑式促销,借景区的“形”,利用重大事件的“势”,扬“民俗村”的“名”,不断赢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在观光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远郊型开发模式是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模式补充,这是开发偏远山村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模式,是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开发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开发模式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地方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旅游项目设计突出“新”、“奇”、“特”、“稀”、“土”的乡土氛围以吸引游客。
(二)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选择
下面四种模式是课题组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推荐的开发经营管理模式:
1.个体农庄或家庭农场模式
个体农庄模式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目前,广西区内乡村旅游中此种模式开发占有相当比重。家庭农场的开发经营模式应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开发模式选择。
2.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开发商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采用这种模式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因不良竞争而损坏游客的利益;农户的知识层次、素质、服务意识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内部经营管理中,需要处理好游客的分流与分配问题。
3.公司+社区+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户模式
这两种模式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延伸,是一种更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社区或政府架起投资商与村民间的桥梁,公司通过政府或社区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公司通过对农户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游客的利益。此模式便于公司与农户协调、沟通,利于克服公司与农户因利益分配产生的矛盾,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各种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利。这种模式突出的表现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开发结合,强化了“休闲农业+X”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因此,这两种模式将是广西未来乡村旅游的主导经营管理模式。
4.参与式股份制模式
参与式股份制模式主要是通过采取合作参与的形式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按照各自的股份获得相应的收益。通过股份形式,扩大了乡村集体和农民的经营份额,有利于实现农民参与的深层次转变,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参与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的保护中去。这种模式在广西今后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将逐步推广。
三、研究结论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农业资源特色、乡村旅游资源景观特点,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与开发并重,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解决农民增收就业问题。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很多类型,并不是每种类型都符合适用当地具体情况的开发,要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来进行选择最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开发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