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预算管理,这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能够制约和协调企业管理内部的各个组织。但是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控会影响到国有企业战略的制定,导致国有企业和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国有企业本身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但是国家为了扶持它经常提供救助,其也勉强生存下去。而对于这种情况,国有企业就不再使用预算管理来控制战略成本,而是一味依赖于政府的救助。国有企业的目标不是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企业利润,而是实现政府的目标。国有企业的预算体系软化,管理会计对预算控制、成本管理等的管理手段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导致其没有内部驱动力。
4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推行的解决策略
4.1 改革国有企业产权
管理会计在一个企业中主要的工作是一方面为公司的内部人员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另一方面是传达经理和员工的内部决定,还会反馈和控制企业的经营业绩。在受国家相关规定和会计原则的约束上,管理会计相对于财务会计比较少。管理会计主要是管理人员依据企业的经营和战略需要而制定的,面对的是企业的内部人员,比如经理、行政人员、普通员工等。管理会计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如财务会计一样有既定的规范,而是依据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和决策。在我国,管理会计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比较大,组织的发展和战略需要驱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因此,管理会计在一个企业中的发展受到管理人员对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的影响。
在现代企业,企业的产权拥有者和管理者共同制定企业的战略,以便得到最大化的企业利益。企业产权的拥有者督促企业的战略推进,推动企业的管理者积极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从而实现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将政府和国有企业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国有企业要想做到自负盈亏就要分离出资产所有权和公司法人财产权,分离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权分离。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重视企业的利益和亏损情况,加强管理,管理会计也才能被应用。
4.2 简化委托代理关系,建立经理人考核制
代理人学说是管理会计理论中能够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其包含了十二个基本要素:淤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数目及特征;于期间数目;盂劳动市场与资本市场;榆可以选择的信息系统集合;虞可行报酬水平集合;愚个人利益的作用;舆信息的分布;余公司的生产成果;俞可以选择的代理人行动的集合;逾法律制度;輥輯訛代理人问题的解决;輥輰訛最佳契约和特征[3]。在国有企业中主要对管理会计的推进产生阻碍的是第三个要素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第六个要素个人利益作用。
在对国有企业的高管进行考核方面,因其是由政府派遣,企业的盈亏和高管自身的收益与名誉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与市场经济中企业高管的考核机制不同,主要是考核任务的完成度。面对这种情况,国有企业必须完善对国企高管的考核,将高管的利益与国有企业的运行状况联系到一起,从而提高国企高管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促使其重视企业战略实施中的风险、成本及效益等。只有国企高管开始加大对国企的管理意识,管理会计才能在国企中得到发展。
4.3 硬化国有企业预算制度
导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的因素中,软预算的约束和国家的财政救助是主要方面,也因此削弱了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的推行。因此,必须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制度,使其走向市场经济,政府对地方政府放权,地方政府在竞争中也减少了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救助,从而刺激国有企业改革。只有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制度,国有企业才会将企业的管理提到重要位置,管理会计才能发挥其价值,在企业的预算工作中进行良好应用。
5 结语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在企业内部能够加强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了推动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要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分离两权,建立和健全对国企高管的考核制度,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制度,减少政府的资金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