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是以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指标和技术,对企业当前和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管理活动。它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本文重点从分析报告的定位、内容和写作要点来阐述如何编写管理层需要的财务分析报告。
关键词:管理层 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财务人员每个月忙忙碌碌,记账结账,做各种报表和财务分析,另一方面,公司经营管理层对财务分析报告不满意,认为只是满足投资人、债权人、税务、财政等单位的要求,通篇数字报表和专业术语,看不到经营情况的具体分析,所以如何编写管理层需要的财务分析报告,改变财务主管 “账房先生”的角色,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工作的价值,是财务主管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管理者所关注的财务分析报告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有内外部之分,内部治理结构中有出资人和经营者,出资人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实现财富最大化,经营者不仅包括公司的管理层,还包括各个岗位的员工,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外部的利益相关人有政府、债权人、潜在的投资人、业务关联单位等等,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政府机构有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管理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他们进行财务分析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经营者中的管理层的目标既要实现股东的“财富最大化”,又要防范债务风险,同时要安抚员工,增加个人报酬(物质的和提高社会地位等非物质形式),避免各种风险,归纳来说就是通过权衡各方利益,做好决策、实施和控制,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企业的整体增长。所以管理层需要更全面更具体更有实效性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一,管理层的财务决策和控制是具体的活动,涉及到某一项投资行为、某一种融资方式的决策等等,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运营财务结果的整体把握上,更重要的是找到形成财务结果的具体原因,才能决定如何进一步改进。比如,分析盈利水平,光分析利润表可以知道公司利润水平高低,但是对管理者来说,远远不够,他要找到盈利水平高低的根本原因,才能通过具体的决策趋利避害,从而改善盈利情况,所以要进一步分析盈利水平的高低是那些因素决定的,是经常性业务还是非经常性业务的原因,如果是经常性业务,又要进一步分析具体是公司经常性业务中的经营性业务还是临时性补贴收入引起的。而分析经常营性业务又要具体分析是哪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影响的,然后分析是销量、价格的因素还是成本、费用等等具体的原因,这样的分析才能让决策者有把握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而且这样的决策才具备可操作性。
第二,管理者关注的财务分析要具备动态性和过程性,财务活动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融资活动、投资活动、运营活动和分配活动,财务分析也要顺着这个财务链,财务报告反映的是一段经营期间的结果或者某个时点的状况,但是管理层的决策是伴随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的,是动态的过程,所以要满足这样的即时决策需要,就必须为管理者提供即时的财务分析,比如,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每一时期存在不同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要进行动态财务分析,才能做好各种决策,在创立期和成长期,经营风险比较高,所以采取低财务风险的权益资本作为主要融资途径,不分配或较少分配股利,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经营情况基本稳定或可估计,经营风险降低,所以要采取多举债的融资途径,较多地分配股利给股东。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管理者通常要对经营情况进行完成预算比例的控制,不仅要了解是否有差异,差异形成的原因,而且要了解是哪个环节的问题,才能做出决策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有效控制目标的差异,所以对管理者来说,对经营过程的分析远远比简单的结果重要。
第三,管理者做决策需要合并考虑风险和收益,尽可能谋取既定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或者是既定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对于股东来说,更倾向于利润最大化,对于债权人来说,侧重于公司的偿债能力,但是任何财务活动在获取收益的同时都面临风险,所以单独的风险分析和单独的收益分析不是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风险和收益的对称性分析,才能为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提供有效支持,而且这种对称性分析要贯穿在财务分析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不管是对财务结果分析还是原因过程分析,对整体状况还是对单项业务分析,对历史、当前和未来分析,都必须要同时评估存在风险和预期的收益,才能保证管理层决策正确。例如,在对一项新产品的投资战略分析时,理论上来说,在产品的成熟期,经营风险较低,产品盈利能力强,大量利用负债可以同比提高收益,股东的可分配股利也大幅提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盲目举债会加大财务风险,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也加大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受到影响,所以要做好风险和收益的综合分析,才能权衡利弊,找到最佳平衡点,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财务人员需注意的问题
上述已经简单阐述了管理层关注的财务分析的相关内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一些体会来谈谈财务人员在写分析报告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站在管理者的高度、视角看待问题,关注的焦点和层次要扩大,不仅要了解与公司密切相关的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同时要注意收集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资料,不仅要了解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定位和运作模式,还要对公司的具体业务了然如心,财务分析要紧紧围绕企业具体的业务,否则就是主观臆断搞数字游戏。笔者认为,管理层例会、公司的各种文件都是了解公司业务的良好渠道,实地考察业务流程也是开拓思路的好办法,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并将资料归类归档。资料准备充分了,才有可能写出有实用价值财务分析报告。比如,笔者对所在单位的某一个养护项目进行成本分析时,发现用电费用占比很高,占该项目成本总额的三分之一,每月上下变动幅度较大,有时差异超过20%涉及金额15万元,不清楚是人为操作不当还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正常波动,如何做到确保管理质量,又能节省费用?笔者深入项目现场实地考察,了解用电设备状况、作业时间、天气季节变化以及相关设备操作的关联,利用财务数据的收集,通过对比一段时间客观因素变化和管理因素变化的差异,测算出基本用电量的相关指标,通过财务分析报告上报给主要负责人,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要求业务部门以基本用电量的相关指标为用电成本控制的参考依据,对超出基本指标的情况马上查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自从推出基本用电指标后,该项目的电费控制情况较好。 其次,要加强财务战略规划的能力培养,财务会计系统的信息是基于历史财务数据形成的,但是财务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确立的财务战略目标对企业未来发展所作的谋划。例如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对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形,对最差情形、一般情形和最好情形下的企业财务发展态势做出估计和假设,从而做出相应的财务规划,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明确企业不同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计划与企业可行的融资方案选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强化资产负债匹配及其管理,提高企业营运能力;针对意外事件的出现所应采取的举措和对策做出规划,尽可能避免企业财务业绩的大起大落,有利于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平稳发展。这些就需要财务人员做好一些具体工作和资料的收集,比如做好营业额的预测、编制试算报表、测算资产的需要量、外部融资的需要量、追加变量和经济指标的假设等等基础性的工作,并且不断总结经验,缩小执行情况和目标预测的差距,提高预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