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费用粘性是代理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务融资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费用粘性的治理效果如何、不同类型债务治理是否有差异还有待明确。文章收集沪深上市公司2007—2011年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债务治理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销管费用存在费用粘性的现象;(2)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对销管费用粘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企业采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可以减少企业管理层人员的过度投资、在职消费,减少企业闲置的自由现金,从而对费用粘性起到显著的降低作用;(3)就法律保护程度而言,银行信贷对费用粘性的抑制效果要好一些。
【关键词】 费用粘性; 债务治理; 商业信用; 银行信贷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4-0036-03
一、引言
费用粘性是代理问题的重要表现形式(Anderson et al,2003),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自由现金流量和治理结构效率(Jensen and Meckling,1976;王明虎和席彦群,2011)。债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代理成本(Fama,1985;李玉周等,2009),但是债务治理能否对费用粘性产生效果,以及不同债务对费用粘性治理是否有差异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将主要研究我国企业债务治理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主要负债(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对费用粘性抑制效果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和假设的提出
(一)债务融资与费用粘性
根据费用粘性的“机会主义”观点,费用粘性的产生主要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情况下,所有者不能完全控制经营者,经营者从个人机会主义出发的一种行为选择(Jensen and Meckling,1976;孙铮和刘浩,2005)。自由现金流量的存在,使经理人有更多的空间进行过度投资、在职消费等机会主义行为(陈冬华等,2005;Richardson,2006;徐晓东、张天西,2009)。因此,自由现金流量的存在,是费用粘性产生的重要前提(王明虎和席彦群,2011)。
企业进行负债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资金的流动和使用,形成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抑制,从这个角度说,负债融资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Jensen and Meckling(1976)认为,由于负债要求企业用现金支付本金和利息,减少自由现金流量,因此能减缓所有者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Fama(1985)研究发现,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主要表现为债权人对管理人员的限制作用,包括债权人对企业经营者的督促和按时偿还借款本息、限制企业经理人投资行为等,这些条款都可以对经理人形成约束。综合上述观点,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由现金流量,从而抑制企业费用粘性。
由上,笔者作以下假设:
(二)不同债务类型对费用粘性抑制效果的差异性
债务融资对费用粘性的约束体现在其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约束力,受法律保护和债权人执行债权契约能力不同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债务融资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差异。在我国,银行作为企业借款的债权人,能够在事先通过各种调查(如提供审计报告等)了解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在借款期间银行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进行审查,发现企业有违约情况可以提前收回贷款;一旦企业违约,银行可以向法院提请破产偿债请求,而在法院的判决中银行经常是首先保护的债权人。相比之下,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债权人主要是企业的供应商,他们不能通过事先调查了解企业信息,也不能在融资期限内对企业进行审查;一旦企业违约,只能通过法院诉讼请求收回债权,而我国法院受地方保护主义执行规则的影响,对商业融资债权的保护一般低于银行债权的保护程度(代旭等,2012)。综合上述情况,银行借款对企业的约束力大于商业信用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