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员素质培训提升、组织机构优化升级,天锻对供、产、销三个主要资金链的运行机制以及整个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流程,实施了再造工程和有效监控,走上了“快而优”的良性科学运行道路。
快而实:锲而不舍,服务至上
“无论多困难,这个项目必须拿下,不单纯是订单,它还关乎我们未来的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要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吴日
说到吴日的工作作风,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实干”二字。
青岛有一个中美合资公司要采购玻璃钢制品压机,该高端产品目前国内能制造者寥寥无几。而天锻5年前就已经在做技术储备,现在技术非常成熟。不过,竞争对手——福建一家公司在一年多前就与用户密切接触了,产品性能也毫不逊色。
此刻,如何胜出?吴日当机立断——“双边发力”,引导项目高端化,争取高利润。一是项目国内销售团队与用户直接接触,从技术、设备、工艺、发展前沿等多方面讲深讲透。该项目的市场负责人张敬波坦言:“用户发现我们技术很全面,就针对福建公司出现的问题、疑难点,向我们征求意见,借此机会,天锻充分展现了自身优势。”二是负责国外销售的天锻进出口公司积极与该合资公司的美国总部联系,传递技术特色。由于天锻在美国市场上曾出口过多种型号产品,品牌知名度好,很快赢得了外方总部认可。在“双面夹击”下,项目谈判尚未开始,天锻品牌已植根于用户心中,“高利润”顺利达成。
为什么一定要做到高利润、大投入呢?客观上说,该项目金额重大,用户层次高,后期市场非常广阔。而更大的意义,在于争取用户对天锻品牌的信任,将利润进一步投入产品研发和品质提升中,打造国内一流精品。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天锻产品质量过硬,又有价格、地域服务优势,有利于垄断后期市场,进而光大民族品牌。
当然,也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如此顺利。敢啃“硬骨头”,善于“虎口夺食”,才是吴日率领的天锻团队的长项。
2006年的江西江陵项目,前期竞争非常激烈,天锻好不容易入围二选一,情况却非常被动:竞争对手是被用户视为外资品牌的台湾企业迪斯油压公司,虽然产品价位较高,但已“内定”获选了。
当大家都认为成功无望时,吴日却斩钉截铁地下令,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当时这种双工作台、全自动的生产线国内极为罕见,这个项目关乎天锻未来的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
决策已定,团队立即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吴日更是亲自披挂上阵,先后3次往返天津和南昌。主管项目的副总张敬波说起当初情景还记忆犹新:“第一次是我和吴总一起去的。对方项目负责人对我们不冷不热甚至往外推,吴总决定直接找他们领导。他说,有什么架子放不下?老总就当业务员呗。问清地址,我俩直接到了总部,却吃了个闭门羹。门卫说进大门要登记,必须提前预约,否则一概不见。硬闯不行,只好‘楞蹲’。半天后,终于在大门口遇见了他们老总。我们说明来意。对方也挺不好意思。那次半小时的会面,却扭转了局势,吴总只谈了三点:一是天锻作为本土企业,服务和文化上更有保障;二是我们价位有优势;三是我们愿意承担责任风险。你不相信我的品质,那我们敢下军令状:担保能做到的程度,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对方老总最终表示:既然你们那么有诚意,就重新全面评判产品实力吧。得到了这个宝贵机会,后期细节谁也不敢有丝毫闪失,我们最终‘虎口夺食’。该公司十来年一直在用天锻产品。这次战役不仅赢得了客户口碑,也树立了品牌风范。”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