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制究竟是什么?在此我们借用关晶博士在其论文《西方学徒制研究——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中所下的定义,“学徒制是指以师傅带徒工为主要形式,以某种行业或职业的知识技能学习为内容,徒工可因劳动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职业教育形态。”
一般认为,学徒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教育形态。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代际间生存生活技能的口耳相传。在往后数万年的流变中,学徒制展示着它的生生不息。学徒制在不同国家的历史演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影响,学徒制的具体形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通过对学徒制历史演变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制度化的学徒制在13、14世纪达到鼎盛,当时欧洲社会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家庭小作坊。家庭小作坊内师傅与徒弟之间具有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师徒几人共同参与工艺流程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技艺的手把手传授。学徒制这种技能培养方式非常契合家庭小作坊的生产方式。
可一旦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学徒制的命运也开始飘摇不定了。16世纪,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从家庭作坊向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转变,学徒制也在这种转变中不断震荡、变形。终于,随着18、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学徒制这种师徒间手把手教授的技艺培养模式再难适应迅速变动和膨胀的工业制生产方式,逐渐走到消亡崩溃的边缘,学校职业教育顺势兴起,最终取而代之。
学校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实现对学徒制的大规模替代,是因为源自大工业时代规模化的集体生产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大量且快速培养具备简单技术技能的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旧的学徒制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渐渐萎缩下去。
正当人们以为这种古老的教育形态要退出历史舞台时,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新型现代学徒制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德国以双元制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经历了漫长且错综复杂的演变后展现出的巨大能量向我们宣告了这一毋庸置疑的定理:学徒制的教育形态想要时刻保持生命力,必须使自身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变革。
2. 什么是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学徒培训和学校职业教育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国际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而究竟什么是现代学徒制?构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路径是什么?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理论层面也进行着激烈而有益的讨论,在实践层面进行着艰难而富有成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