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制度学派是组织社会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流派,而合法性机制是新制度学派中最重要的机制,它为分析组织中的趋同现象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架。文章简要阐述了合法性机制的内涵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并对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新制度学派;合法性机制;组织趋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高校升格、改名热潮,这主要体现在专科院校想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想升格为211高校、211高校想升格为985高校、985高校都想成为北大和清华;以专科命名的学校改名为学院、以学院命名的学校改名为大学。伴随着高校升格热、改名热的是各高校在学校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直接建新校区,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高校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专业设置、学校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上却基本相同,造成我国大学组织办学日益趋同,从长远看这些做法很难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但是,为什么依然出现这种现象?从表面看,这种趋同现象似乎是普通大学为了生存发展纷纷向重点大学学习模仿的表现,但是现象背后的理论,值得我们进行理性思考与分析。本文试图从新制度学派理论中合法性机制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本文将简要介绍合法性机制的内涵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本文将从合法性机制这一视角对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本文将对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避免过度趋同的策略;第四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 合法性机制
1. 合法性机制的内涵。合法性机制既是组织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又是新制度学派最重要的机制。“合法性”(Legitimacy)这一概念首先由韦伯提出。他认为任何组织、群体、社团或部落内部都有一个权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产生的权威才合法:首先是个人魅力,即由于个人魅力人们愿意追随;其次是传统,即由于传统使然人们愿意服从权威;最后是建立在法理上,对理性制度之上权威的认同。在社会认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权威关系是制度学派中合法性概念所强调的。周雪光教授将合法性机制定义为: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在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或做法的一种制度力量。换句话说就是,组织由于受所处制度环境制约,为了追求社会承认,必须采纳社会普遍接受的组织形式或行为。
2. 合法性机制在组织中的作用。新制度学派强调合法性机制的重要作用。这里合法性机制的影响除了法律制度对组织行为的影响,还有观念制度、文化制度等制度环境的影响。合法性机制可以在多层面发生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合法性机制可以通过影响组织行为,提高组织地位,使组织得到社会承认,并促进组织之间资源的交往。
影响组织行为的合法性机制可以从强意义和弱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指组织或人处于制度环境中没法自主选择其行为及形式,都是由制度塑造。Mary Douglas认为制度通过塑造人的思维习惯、塑造社会群体的记忆和遗忘功能以及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这三种机制塑造了人们的思维,进而影响组织或者人的行为方式。例如,国家将大学划分为三六九等,有全国重点大学,地方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高职高专院校等,在这种情况下合法性机制通过对大学分类、排名来影响大学组织的行为。Meyer和Rowan也从强意义上探讨合法性机制,他们认为如果组织存在于制度环境中,并能成功适应所处环境,那么组织就获得了生存所需的合法性及资源,因此应该从组织所处环境研究组织行为。虽然Meyer和Rowan认为制度环境对组织或人的行为方式有重要作用,但是他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化过程,在分析组织趋同现象时过于抽象,不易理解。
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指组织或人的行为是通过制度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实现的。DiMaggio和Powell主要从弱意义上探讨这一机制,他们认为制度具有激励作用,通过制度影响资源分配,可以激励组织或人去采纳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与强意义上合法性机制所认为的制度一开始就塑造了人们的思维不同的是,这里强调制度通过激励机制来影响组织或人的行为。组织或人的行为是基于利益基础上有意识的理性选择。DiMaggio和Powell从弱意义上探讨的合法性机制强调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甚至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他们提出的强迫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这三个机制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