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工产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生产环境具有高危险性,一旦化工生产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引起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化工安全生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问题;对策
0 引言
由于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等化学特性,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要采用复杂的生产工艺程序,有着极高的安全标准。但目前化工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给社会稳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也逐步暴露出了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 化工生产的特点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1.1 生产特点
一是生产工艺程序复杂,生产条件严格。化工生产从原料加工到形成最终的产品,需要经过多次化学反应和分离程序,在此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工艺参数随时会发生变化,一个细小的偏差都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威胁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损失。二是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工业技术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现代化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的扩大,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化工生产中,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但随之而来的是危险源也逐渐增多,潜在的安全危险隐患也就越来越多,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三是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化逐步渗透到化工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化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的扩大、连续化的生产以及复杂的工艺及参数都需要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但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日常的维护和检查,若疏于管理,则会降低其使用性能,为化工生产买下安全隐患。
1.2 重要意义
化工生产由于原料的特殊性以及生产工艺程序的复杂性,比其他行业的危险性都高,而且发生安全事故的影响较为严重,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必须重视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其重要意义主要包括:第一,化工产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的比例逐步增加,可以说现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化学产品。因此,加强化工安全生产,保障产品的性能,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安全。化工生产物质具有特殊性,生产环境也较为恶劣,充斥着有毒、强腐蚀的化学气体,一般都是高温高压制作工艺,极易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威胁生命与财产安全,同时也会污染周围环境、破坏生态等。
2 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缺乏安全意识
化工生产人员是直接参与生产的主体,其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化工生产的安全与否。在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据较高的比例,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时由于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加上无法准确掌握复杂的化工生产工艺程序,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失误、违规操作,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生产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给企业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