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的钢铁业目前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钢铁业在多年高速发展后已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亿吨(占全球的比重为49.5%),产能利用率仅约71010。而且,过高的产出导致钢材价格持续低迷,钢铁主业已从微利经营进入到了整体亏损,2015年全行业主营业务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作为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钢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占工业排放的近四分之一,随着新环保法等一系列环保法规的出台,钢铁业面临的环境约束日趋加剧。因此,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绿色转型”是钢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而要使上述战略产生实质性效果,其关键是务必让钢铁企业在产能过剩和环境规制双重约束下优化其生产投资和减排投资结构。
一、钢铁业新常态下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1.“去产能”是首要工作。2013年我国服务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这表明中国正在步人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已经不可能继续保持过去的高水平,未来国内许多工业品产量都将陆续达到峰值,从而钢铁等重化工业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已近尾声。事实上,中国钢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这一传统产业已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且现阶段钢铁业的产能过剩已无法再通过扩张国内总需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的粗放式增长)的传统思路加以解决。欧美国家的经验表明,工业部门在其产能利用率超过81%时能够健康运行,若产能利用率达不到80%,则将挫伤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并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在新形势下有效治理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将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工作,而其路径可概括为“查、控、疏”三个字。一是清查违建项目和“僵尸企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二是严格控制钢铁业传统产品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并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三是对企业低效产能退出市场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并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产品的开发。同时,还应引导企业有效利用“一带一路”等海外市场,加快产品和产能“走出去”。
2.“控污染”是前提条件。钢铁业是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2009-2013年钢铁产业的年均能耗占到全国能耗的16.9%,年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占到全国固废排放的12.6%,年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占工业排放的近四分之一。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的日趋加大,钢铁业面临的“污染控制”约束也更趋严厉。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提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即构成污染环境罪。同时,随着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企业排污的违法成本已越来越高,从而钢铁企业绿色化转型势在必行。
为了达成“污染控制”之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一方面政府将继续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来优化行业的区域布局,确保各地的污染排放不超过其环境容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达10905家,显然,推进重点地区钢铁企业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形成少数具有技术、设备和规模优势的大型钢铁企业,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治污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还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其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不断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总量;并通过进一步加强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大治污处理投入来实现企业和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提效益”是中心目标。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其持续健康发展对综合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由于钢铁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导致企业存在着较高的固定成本,这使得企业在需求下降时也很难自觉“限产”(因为虽然生产会出现亏损,但不生产将亏损更多),这样以来,供给相对过剩必将导致钢材价格持续疲软。中钢协统计调查显示,除沿海地区的钢厂得益于超速下跌的原料成本以及低廉的海运成本暂时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外,我国内陆钢厂2015年几乎无一幸免地亏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