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经济上的变化尤为明显。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中国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短短几十年就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同时,随经济发展涌现出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在改革开放的视域下,以刘永好的创业历程为例,将目光投注到民营企业家群体上,探究其创业成功、企业壮大的发展路径,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新难题,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家;创业路径;刘永好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8-0128-03
2018年12月末,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曾高度评价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抉择堪称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使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时代巨变。虽然改革的范围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但对经济的影响最为深刻和鲜明,改经济体制为以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使得中国的民营经济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民营经济力量从薄弱到强大,迅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持续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效能,贡献力量。同时,一大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其中就包括刘永好和他的新希望集团。刘永好作为当代民营企业家的楷模,创业初始能勇于抓住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从农业起家,到今天反哺农村,助力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他的成功值得我们深入地分析研究。以刘永好为例,探析改革开放视域下民营企业家的创业路径,为民营经济在当代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范式。对展现改革开放成果,新时代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从工人到商人:紧随政策而行
“是改革开放给了我新希望、新舞台,让我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40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希望。”[1]政策作为产业要素中的一环,在当代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定下了改革开放的基调,这股政策的东风吹进了刘永好的心里。1980年春节,刘永好的二哥刘永行在马路边摆起了修理电器的地摊,短短时间就收获不菲。这让刘永好的心思活了起来,兄弟三人决定发起第一次创业尝试——兴办电子厂。但当时规定,“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时机的不成熟,让刘氏兄弟的创业梦破碎了。“在改革开放初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禁锢着我们的思想,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办企比想象中要更加困难,资金、场地等问题成为办电子工厂最大的‘拦路虎’。”[2]直到今天,刘永好谈到第一次创业失败时还是不无感慨。
随后,不甘心的刘永好又试着兴办养殖业、进军饲料业。但在1990年前后,人民的思想还没有得到解放,社会上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还没有定论。重重压力之下,刘永好找到当时的县委书记,表示要把企业交给政府,自己只做企业的管理者。但县委书记的态度给了刘永好一剂强心针,他表示,虽然“姓资姓社”他也说不清,但在农村帮助农民致富,帮助农村搞发展,没有什么大问题,悄悄干、不声张,就不会有任何麻烦。就这样,刘永好的企业被保留了下来。时间推移到了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地位终于得到了肯定。刘氏兄弟得到政策的支持后大展拳脚,借着这股春风,从建立良种场起家,最终成立了新希望集团。如今,新希望集团已然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饲料集团。
在刘永好的创业历程中,紧跟政策显然是成功的首要因素。改革开放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对创业者来说也是一次空前的时代机遇。谁能以更好的姿态来适应社会,抓住机遇,谁就是成功者。刘永好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40年来,无数的民营企业家像刘永好一样,抓住了这个时代给予的专属机遇,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任正非的华为、马云的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成功也都得益于企业家对于政策的把握,响应如今国家自主创新的号召,迎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当然,2019年末,美国对没有核心技术研发自主权的中兴进行制裁,也让我们看到了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复杂化,我国正在进行产业自主性和创新性升级,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今天仍然紧跟国家脚步,是当代民营企业家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扶农助农富农: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
“我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以后更要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从农村发家,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在刘永好的奋斗历程中,“农”一直是他事业的核心。农村的建设、农业的发展一直是他事业的关注点,满足农民的需要也成为他为之奋斗的目标。1982年,刘永好在四川成都农村创业,从养殖业起步,发展到成规模的饲料业,并最终建立新希望集团。一路摸爬滚打,脱身农村的刘永好一直关注新农村的建设,1994年国家颁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时,刘永好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联合了十几位民营企业家,兴办了“光彩事业”。刘永好为“光彩事业”累计投入50亿元,兴办了上百个“光彩工厂”,助力6万余人就业,为脱贫攻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刘永好在兼顾自身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地为农民脱贫致富谋出路、想办法。2017年,新希望集团正式启动“新农计划”,着手培养10万名新农民,带动农民致富、农村发展。
刘永好的成功得益于政策扶持,但是不可否认,心不离农,坚定企业定位不动摇,站稳人民立场不摇摆,以人民的需要为需要,以解决人民的问题为企业发展的方向,真正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是刘永好创业成功的关键。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脱离人民就没有了发展的根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洞悉并致力于满足人民需要的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也不再单纯地满足于物质文化需要,而是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好生活涵盖的领域众多,也给了当代民营企业更加多元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与此同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创新要求。近年来,一种新的产业模式——电商经济脱颖而出,电商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我们要看到的,也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变革,更要关注新成长起来的一批创业者,他们心系国家脱贫攻坚事业,勇于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和平台,真正地为农民解决农产品销量问题,为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助力,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贡献正能量,这才是电商经济繁荣发展的秘诀。这些成功的创业经验给当代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了积极的成功方案,那就是以人民的需要为导向,始终扎根人民,围绕解决人民问题发展企业,从企业专业角度切入,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力所能及地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用人民需要倒逼企业发展和转型,与人民同向而行。 三、扩大竞争优势:思维引领企业发展
个体的成功离不开历史发展的必然,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就取得了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个体的作用,要重视个体精神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刘永好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的身上凝聚着成为优秀企业家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是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毅力,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紧跟政策投入,规避风险。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几十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与刘永好对政策的正确解读、形势的科学研判不无关系。出色的政策解读能力是一个企业家必须要具备的生存能力,能否紧跟政策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长远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刘永好的政策解读能力无疑是十分出色的。从前期紧跟改革开放大势,到后期的家族式企业的自主变革,无不凝聚着刘永好这个企业大家长对于政府政策的深度解读和理解,这使得新希望企业没有像同期的其他企业一样走弯路,或者迎接萎缩倒闭的结局,而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紧跟国家发展浪潮,勇抓机遇、善于利用机遇,一次次实现企业的壮大发展。政策因素是影响一家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产业要素之一。企业家要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在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中,不要只顾小利,而要更多地将国民需要和国家利益纳入经营生产的考虑范畴,抓住时代的东风,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创业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机遇和挫折总是相伴而行。这时就需要创业者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决心,勇往直前,永不言弃,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为成功奠定基础。
超出常人的战略思维能力也是一个企业领袖应该具备的个体素质。企业领导者应当能够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公司发展的远程选择与宏观谋划,为公司谋求长远生存与整体利益。从刘永好的创业史和经营史我们可以看出,他用出色的战略思维引领公司从一个乡镇企业转型为新型的集团公司,在壮大企业发展规模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出现传统家族企业固有的矛盾和纷争,反而通过改革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刘永好以其个人的战略思维能力,将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入国家社会发展大政方针和总体战略,这使得新希望集团能随时紧跟形势和政策,随时代发展而动,并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元素,在今天仍然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走在民营企业的前列。对一个企业来讲,领导者应该以大局观念为指引,对资源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有整体的规划和研究,这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集中化的产业模式。
一个领导者是否注重创新、是否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对于企业能否获得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创业者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企业总体发展方向的创新突破、对企业发展道路的创新性选择、对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和改革上。就刘永好而言,他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对于创业方向的多元选择,二哥修理电器的收益就让他看到了门路,决定办电子工厂;失败后转而兴办养殖业、饲料业,到今天成立涉及领域广泛的集团公司,这些选择都离不开刘永好的创新思维。刘永好思维灵活,与时俱进,使得其企业及早转型,为企业的加速发展赢得了时间。中国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和升级期,改革会淘汰一部分创新性、科技含量低的产业,自然也会分给创新力强、技术革新快的企业更大的市场份额,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当前企业发展还是应该以追求创新為目标,用创新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从凭借基础技术创新,压低生产成本,以期在进入市场后获得更大、更具弹性的销售空间与利润空间到新型营销手段的充分利用,缩短资本在生产流通环节的周转时间,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基础可能性,生产、流通各个基础环节的创新,都能在新时代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追求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所以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创新既是社会的主题,更是企业生产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创业者和企业领导者要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创新时代争得主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创新定位和发展路径。
向心力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在刘永好的创业历程中,“农”字是核心。扶农助农,不离农村、不舍农业,以农民的需求为需求是刘永好创业的初心和发展企业的信条。刘永好作为新希望集团的精神领袖,他将自己的创业理念转变为企业鲜明的文化内核,给予企业一个“农”字牌的鲜明定位。这一重要举措使得企业在发展方向上具有一贯性和持续性,节省了边发展边摸索企业定位的时间,保证了公司十几年来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以“农”字为核心,在发展中逐渐拓展相关生产领域,以一元促多元,产业链呈树状分布,使得企业的发展战略得以适需调整。另外,企业文化的明确性也更有利于企业做大最强,便于其在专业领域内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曝光度。专业化、集中化的文化定位对企业品牌的打造和市场份额的占领也十分有利。企业发展壮大需要鲜明的文化内核和统一的精神领导,这对于企业团结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十分有利。刘永好主导的“光彩事业”和“新农计划”帮助公司打造了自己专属的企业形象,在提高了企业的公信力和知名度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保证人才在企业内部的充分流动,促进了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结语
改革开放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丰厚的改革和发展经验。在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系列企业家,经过时代的筛选和冲洗,也逐渐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在“后脱贫时代”的今天,金融扶贫作为新时代脱贫的创新手段和途径,已经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以刘永好为例,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的创业路径,关注个体的创业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事迹和经验,对于更好地巩固改革开放成果,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成长壮大的风貌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夫荣,邓攀.刘永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希望[J].中国企家,2018,(23):43-44+42.
[2] 许雪亚,刘永好.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J].农村工作通讯,2018,(Z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