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三个单元学习情境,具体如下:
(1)感知与标识。任务1:构建RFID标识系统,掌握RFID标签读写设备操作;任务2:构建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掌握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的安装与编程设置操作,会运用上位机收集传感器数据;任务3: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掌握基于ZigBee终端、路由器模块的WSN网络构建编程与设置。
(2)网络组建。任务1:组建ZigBee无线通信网络,掌握ZigBee无线通信网络的组建,会对网络协调器模块进行安装与编程;任务2:ZigBee网络与Internet互联,掌握ZigBee无线通信网络协调器模块与PC机通过串行口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会构建数据库并存储数据。
(3)控制与服务发布。任务1:安装终端控制平台软件,掌握ARM终端平台的软件安装流程,会构建控制界面对物联网系统的对象进行控制;任务2:物联网服务发布,掌握物联网数据访问和服务发布,会编写简单的Web访问客户端页面。
3 专业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明确专业定位和确定专业教学标准之后,应重点从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1 实践教学环境
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硬件方面应有计算机和物联网实训教学平台,实现包括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嵌入式模块、服务器、局域网络配置和搭建的操作。软件方面应有IAR开发环境、嵌入式交叉开发环境,以及单片机仿真软件。
3.2 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团队是专业教学标准实施的承担主体,应注重“双师”素质的建设,不但具备电子技术、通信、计算机等学科专业背景知识,更应该积累系统集成和实施的经验。同时应适应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模式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
4 结 语
从专业适应产业转型角度出发,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为典型工程案例,在剖析物联网系统组成和转换学习领域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的教学标准,主要以《物联网技术》和《物联网实训》两门课为例,阐述体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计,及实训环境、教学团队等支持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文,2014.
[2] 贾雯杰.物联网与智能家居发展浅析[J].科技与生活,2010(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