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联网+城市服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服务更个性化
随着城市服务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政府与民众的信息流向、信息交流平台、系统集约化程度发生很大改变,信息交流方式不再仅仅是单向信息流动,转变为双向交流,政民合作更加频繁,信息交流平台由单一的web网站转变为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各部门信息系统之间逐渐实现数据共享,让民众享受到“一站式”政务服务。世界各地在“互联网+城市服务”建设进程中呈现出个性化地发展趋势,据《联合国2014年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使用的社交媒体作为政务平台的国家从2010年两年间增长两倍,其中有118个国家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在线咨询。例如,纽约市政府推出名为“Green Can”的APP,主要用于帮助民众寻找附近的垃圾回收站,同时也可以根据垃圾的种类进行搜索,从而避免民众因无法找到垃圾回收站而随意丢弃,或者没有按照正确的种类进行回收。
1.2 公共数据的开发更深
政府是社会公共服务数据的聚集地,然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系统之间信息互联互通程度较低,不仅导致数据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同时对数据库的维护压力也不断增大。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兴起,社会对政府数据开放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在国家号召开展“互联网+城市服务”的政策背景下,政府也积极推动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目前,各级政府纷纷开展建设“政府数据服务网”,将政府数据库中的海量公共数据对外开放,同时政府的数据挖掘意识逐渐增强,公共数据的开发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大型互联网公司由于其自身资金、技术优势纷纷与各地政府开展合作,探讨政府数据的开发利用,以及新型商业模式的构建,同时,政府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与企业合作,充分挖掘公共数据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分析公众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实时感知公众的需求,主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1.3 公共数据的来源更广
政府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在数据采集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统计部门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包括医疗、人口、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在“互联网+城市服务”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用户共同参与,形成一种“众筹”的信息搜集模式,同时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得公共数据的来源更加广泛、及时、多样。
2 “互联网+城市服务”风险的识别
2.1 用户隐私保护风险
数据,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资源,马云曾说过:未来的阿里要靠数据赚钱。现实中数据优势确实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来个性化推荐广告,通过用户交易数据来评测用户的信用度,同时企业整合了从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到数据可视化整个数据产业链。对于政府而言,数据是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改善公共服务的基础。但是,随着“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的不断开展,大量政府数据面向企业开放,其中大部分领域数据的共享为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确实有很大提高,但某些敏感领域的数据引发民众的担忧,包括医疗、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