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产业互联网的一些讨论,涉及到“产业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的观点,认为过去20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而未来20年互联网将改变“社会的核心”,包括“所有的行业、规则和思维”。
产业互联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服务于生产的互联网,以平台化为基础,聚合企业、生态链和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和服务。消费互联网以消费者为主体,产业互联网则以生产者为主体,所有的生产活动构成产业互联网的应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在所有的行业中,企业、生态链关系和生命周期实现互联网化。
产业互联网的形成是全行业互联网化的结果,这是生产力的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也就是说,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等各行各业都被互联网化,企业组织和生产方式,产业边界和商业模式都将被改变,未来将会发生“整个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大变革”。
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的载体和传播渠道,迄今为止,其最大的贡献是打破信息壁垒,让两个关联对象之间建立直接连接,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换。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自上而下——可以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理解——最先影响人类的顶端活动,如知识传播,社交娱乐等;再一步步回溯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里主要指消费行为;现在,这种力量借助供应链电商平台开始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大数据是产业互联网
最具潜力的应用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成熟,让每个行业都具备了收集、传输及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对工业制造业来说,物料与互联网中的数据一一映射,数据信息的流动“承载”着物料的流动,全部生产借助大数据来指导规划,驱动运转。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认为,对于制造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是未来的趋势,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必须基于互联网技术再造。
上述“再造”自然离不开大数据,而这一切的基础自然是互联网化。三大产业均面临“再造”的问题,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来说,人们最关心的食品溯源工程需要依托互联网来运行,而对服务业,O2O已经帮助其领先一步,将业务流程互联网化。
“再造”带来哪些好处?效率!互联网对各产业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环节进行改造,使信息高效流通,从而形成更高的生产、资源配置以及交易效率。效率的提升将对整个社会有益,GE白皮书测算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五个领域提高1%的效率,未来15年中预计可节省近3000亿美元。而且,信息透明不仅带来效率的提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那些靠信息垄断赚钱的“二道贩子”将被淘汰。
倒逼企业创新
供应链信息透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只有创新。拿今天的手机行业来看,苹果的崛起是最好的例证,央视财经指责苹果iphone6实际成本仅1227元的“乌龙”事件中,拿物料成本去近似产品成本,将其视为“山寨机”的做法遭人诟病。物料信息是透明的,谁都可以去计算制造的成本,但产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创新上。苹果在手机市场已经成熟的情况下进入并获得成功,可见竞争对手的规模并不具备真正的竞争力,同时,锤子手机也一样,只要坚持创新就一定会有机会。产业互联网将让供应链信息更加透明,降低了制造的门槛,但同时倒逼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