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使用SiC材质的时候,其加工难度要比其他半导体材质高出很多,过去的离子束注入和刻蚀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所以在使用微波功率的时候,Ga N材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Ga N材质不但在微波功率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还在微波低噪声领域得到了不断的使用,以往的收发系统里,在接收机的前端会安装限幅器,以此来确保接收机的安全可靠,同时给低噪音放大器提供保护,使其不会受到超大射频信号的干扰。Ga N基收发系统击穿电压值比较大、工作电压比较高,能够接收较大的功率容量,所以能够在Ga N基收发系统中取消限幅器,从而使系统更加的简便,使其性能得到不断提升。
2.2 电路设计
数字电路控制信号主要包括SPI转换和TTL电平两种输出形式,一般情况下,TTL电平控制着高速控制装置。对于将耗尽型晶体管当作开关的有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来说,主要使用Ga N和Ga As来进行实现,需要使用关断电压、晶体管导通以及TTL控制信号进行良性转换。要想使TTL电压转换成可控制耗尽型就需要转换TTL电平电路,主要的输出电压为Ga N基HEMT射频开关的启动和关闭两种互补型电路。经常使用的两组TTL电压值分别为3.3V和5V,日常使用到的TTL电平基本都是3.3V的,耗尽型Ga N晶体管的夹断阈值基本都是-2.5V,晶体管要想实现全部导通,其电压值一定要在-1V以上,实现全部开断的最佳电压值要在-3V以内,所以输出电压值的最佳范围为-4~0V之间。
在数字电路使用的过程中,耗尽型器件已经基本满足需要,要想使电路功能得以实现,需要使用增强型(E模)来完成,比如n型增强型器件等,关键性的结构有F等离子体处理增强型器件、pn结构、刻蚀槽栅结构以及薄势垒结构等。薄势垒结构器件的阈值电压都不高,受势垒层比较薄的影响,使得沟道载流子浓度都不高,进而使器件的饱和电流值都非常小;受刻蚀槽栅结构的精准度的影响,使得刻蚀深度技术很难实现,该技术的重复性不是很好,栅漏电比较突出,刻蚀损伤比较严重;pn结构器件击穿电压比较强,栅金属和沟道比较远,因此器件饱和电流和跨导不大,使得F离子体注入式增强型器件结构得到了普遍使用,该技术是由香港科技大学陈敬和蔡勇发明的,该技术重复性比较高,技术比较简单,对F等离子体的注入条件进行改变可以实现对调控器件阈值电压的控制。详见图1所示:
增强/耗尽型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Ga N基增强型器件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国防重点实验室使用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对Ga N E/D模技术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从而得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即TTL电平转换电路。Curtice2模型是主要的电路仿真模型原型,器件主要有肖特基二极管和增强/耗尽型HEMT两个组成部分,电源电压值为+5V或者-5V,电平转换电路的种类为反相器结构和差分转换结构。实验室Ga N技术需要不断改进,差分结构性能与E/D模技术有着直接关联,所以使用反相器逻辑更加合理。电平转换电路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输入端VIN的电压低于0.4V时,即为低电压,使得T2增强型晶体管的导通阈值电压得不到满足,T2晶体管就会自动断开,促使沟道电阻不断变大。二极管连接的是T1耗尽型晶体管,使其一直处于绝对导通状态,T2晶体管消耗了绝大多数的压降,T3的栅极电压与VDD比较接近,使得T3被完全导通。此时通过四个肖特基二极管将电压降低,使得VOUT1输出电压的电压值为0V。当VOUT1的电压值是0V的时候,T6晶体管被完全导通,为了使T5晶体管比T6晶体管的沟道电阻大,就需要将T5的输出电压设计成为0V,这时T8晶体管比T7晶体管的沟道电阻小,通过二极管将T7输出电压降低,输出VOUT2的低电压值与-4V比较接近。输入端VIN电压比2.7V大时,即为高电平,此时T2增强型晶体管被完全导通,沟道电阻非常低。T3关闭的时候,其栅极电压值与0V比较接近,四个肖特基二极管与T4实现并联,从而将电压值降低,T4的尺寸一定要科学,确保VOUT1的输出电压值达到-4V,此时T6晶体管完全关闭,T5输出的电压值为高电平值,T8被完全关闭,T7实现导通,通过二极管将电源电压VDD进行降压处理,使其达到0V,这就使得电平转换全部完成,详见图3所示。为了使耗尽型微波器件得到有效控制,电路就要将TTL电平转换成一组差分输出电压信号,其高、低电平分别为0V和-4V。
3 结语
综上所述,该电平转换电路将肖特基二极管和反相器串联到一起,然后使用器件的栅层金属作为互联结构,将肖特基二极管连接起来,省去了多层金属互联,工艺流程简化,布线也得到了进一步简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