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能电网;优化配置;数字化;信息化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大了电网改革的力度,并对能源政策等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力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是在物理电网的基础上,将运用了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电网高度集合而成的新电网。智能电网以提高供电质量、满足优化配置和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为根本目的,进而实现电网运行的互动性、经济性、增值性。
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体现在电网数字化、信息化、互动化、自动化上。它的功能强大,也被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它不仅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有效的平台,还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能电网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青睐。
满足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代表了电网发展的方向之一:结合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可控电力设备,支持从发电到用电的整个电力供应环节的优化管理,尤其是在新能源接入和电网的安全运行方面。智能电网在电网安全运行、可为用户可靠提供高质量电能的前提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形成新的产业群,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 智能电网在用电方面的优势
智能电网将电能的使用权转移给消费者,由消费者决定如何使用电能,从而使电能管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在用电方面,智能电网的优势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2.1 可靠性优势
在电网建设初期,需要考虑电网的安全性,保证电网在发生故障时能够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避免发生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智能电网能够在被外力破坏的情况下保证电网正常运行,从而有效提升了电网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总而言之,智能电网能提升电网应对自然破坏的能力,并在发生故障时绕过故障区域,以保证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
2.2 兼容性优势
我国的发电厂,特别是风力电厂一般集中在边远地区,这些地区正是电网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另外,边远地区的电力负荷较小,导致电能很难在当地消纳。目前,国内电网发展具有的滞后性已成为新能源发展的瓶颈,而智能电网将会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的问题,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智能电网强调在供电安全、优质的基础上,达到清洁、高效和互动的目标。智能电网建成后,不仅能输送传统煤电,还能输送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我国大力建设智能电网的主要是为了支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的接入,并支持需求侧的管理。
2.3 互动性优势
智能电网通过双向信息传递和分时计算电价的方式,改变了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并采用“削峰填谷”的手法降低了电力系统对电源容量的需求。智能通信系统能够促进节约型用电模式的发展,并允许用户上电网卖电。
2.4 自愈性优势
智能电网通过设置自动化控制装置和传感器检测、预测电网故障,并及时作出反应,从而有效避免停电事故,保证供电质量。在智能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大面积停电事故很少发生,且线路停电后具有很强的自愈性。
2.5 节能环保优势
应用智能电网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据可靠统计数据显示,从我国实行智能电网系统后,每年在输配电用电节能方面能节约5%~10%的电能,约2 000亿元。同时,应用智能电网能有效缓和城市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环保作用。
3 智能电网用电的优化配置措施
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用电方面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需要对其优化配置。优化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制订电网标准化体系。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标准还停留在电力公司层面,其国际标准有待优化。为了保证智能电网能被外界快速接受,还需要建立国内电力行业标准,甚至建立国家标准,从而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便利。②我国智能电网在技术水平上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存储技术和显示技术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③我国电力部门应加强与国际电力标准机构的合作,从而在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不仅是电力系统电能输配的载体,更是实现能源优化配置的载体。智能电网的推广和应用,在可靠性、兼容性、互动性、自愈性、节能环保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用电优势。虽然我国的智能电网起步较早,在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我们还要做好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电网标准、强化智能电网技术等工作,进一步促进智能电网的优化配置,从而推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少华.智能电网在实现电用优化配置方面的特点分析[J].工程技术,2012,25(07):124-125.
[2]王兆宇,艾芊.智能配电网中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配置[J].电网技术,2013,31(1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