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光临汇博在线http://www.paper188.com
您的位置:汇博论文在线 > 理工论文 > 建筑工程 > 城市内涝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价方法

城市内涝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价方法

2015-04-03 08:48 来源: 互联网 作者:陈宏宇 浏览次数 2369

   摘要:城市内涝的形成受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及影响。为科学合理的评估城市的内涝风险,本文探讨了历史灾情数理统计评价法、指标体系评价法和仿真模拟评价法三种不同内涝的风险的评价方法以及适应条件。 
  关键词:城市内涝;影响因素;风险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受到了内涝灾害的影响,轻则交通瘫痪,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性因素。而且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这也导致了城市内涝的发生频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对于城市内涝的形成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内涝风险评价方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内涝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是形成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 
  降雨过程中降雨量、降雨历时以及降雨强度的变化等都受到气候的影响。从全球气候来看,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呈现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的“热岛”效应也对小范围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热岛”效应使城市上空的空气层不稳定,引起热力环流,使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空气环流和温度场发生改变,使得暴雨雨量和频次呈现增加的趋势。 
  (2)下垫面因素 
  1)径流系数的影响:城市降雨除渗透至地下部分和蒸发部分外,其余部分则集聚在地表。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地面种类的变化往往很大,原有的农田或绿地被各种建筑物所覆盖,地表的径流系数不断扩大,本应下渗至地下的雨水被截流至地表,这就导致需要通过雨水排水系统排除的雨水量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增大了雨水系统的负荷和产生积水的风险。 
  2)汇流过程的改变:地表存留的雨水在向地势低洼处流动的过程中,雨水的流行速度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有密切的关联。与植被覆盖的地面相比,混凝土地面的粗糙程度大大的降低,这就导致雨水会很快的汇流,在低洼处的积水量会快速的增加。 
  3)受纳水体的变化:雨水排放系统的终端是城市内部及周边范围的受纳水体,由于城市整体地表综合径流系数的扩大和雨水汇集速度的加快,受纳水体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接纳更多的水量,但目前很多地方受纳水体的接纳能力却不能与排水需求同步提升。 
  (3)人为主观因素 
  以往我国在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选择上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的设计标准差距较大,在工程设计之初限定了采用排水能力相对较小的雨水系统。现在2014版《室外排水规范》不仅提高了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同时提出了内涝防治重现期的要求,这对于城市的防涝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技术基础。 
 1  2  3 [下一页]

服务说明

汇博在线(paper188.com)网拥有实力强大的团队,能帮助你实现论文写作方法,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等服务领域.

我们承诺

在您接受本站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后期免费修改、免费指导答辩等。衷心感谢您对本站的信任和支持!

论文指导范围

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职称论文代写,领导讲话,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党团辅导等代写服务。

发表论文领域

发表省级杂志,国家级杂志,核心杂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