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作为人类的基础设施,是生活的基本保障,随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业逐步面向于现代化管理,在已建成或已投入使用的建筑中运用科学且合理的技术加以加固,可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促使建筑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能。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建筑施工中所运用的加固技术,探讨其优缺点,供建筑技术设计参考。
关键词:建筑;加固技术;效果;经济效益
1 前 言
谈及建筑中已受损部位,通常采取加固处理,对于加固可针对建筑局部或整体而言,但进行加固前势必对被加固部分进行全方位考虑,以被加固部位原结构及其承载能力为前提,尽可能减少损坏其原结构。根据加固具备操作方法便捷、便于施工、工期较短等应用特点,我们要求建筑加固技术应符合施工安全、经济效益高效果可靠,应保证施工方法简单,工期短。
2 分析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关于结构概念设计,我们需认识力学中结构总体系与分体系间的特性及其关系,且于特定的建筑空间及地理位置、环境下运用整体概念设计对受损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基于当前结构设计及其计算理论具有某些缺陷或难以计算,势必强调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如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因弹性理论计算法与塑性理论极限状态下的截面设计得到的结果与实际值间的误差较大,难以确保加固技术的设计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为小化或规避这一问题,认识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至关重要[1]。
3 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方面
3.1 植筋技术
目前,植筋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建筑加固工程中,该技术以普通钢筋与螺栓式锚筋为主,通过连接并锚固混凝土的方式达到加固目的,操作简单且有效。另外植筋不能使用冷轧扭钢筋,能使用光圆钢筋吗?笔者曾经在某工程中看到用直径8mm的Ⅰ级钢筋运用于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植筋锚固的实例。JGJ145-2004和GB50367-2006规定不使用光圆钢筋,原因在于光圆钢筋不能形成机械牙键,所植钢筋长期锚固性能不能得到保障。框架结构填充墙拉结筋如果设计光圆钢筋采用植筋方式施工应该允许,而运用Ⅰ级钢筋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植筋锚固则不太恰当。
3.2 托换技术
托换技术适用于对原建筑被加固部位的加固与改造,该技术具有较强综合性,包含了托梁(托梁接柱与托梁换柱)、拆柱或墙等技术,主要由加固、顶升或复位先关结构以及拆除已废弃构件达到加固目的。技术优点:工期短、费用低,但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为保证施工安全,需由技术熟稔者进行。
3.3 修补技术
常用的修补技术以内部与裂缝修补为主:①内部修补。该技术主要针对于建筑中的较大裂缝,对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及其整体性均有较大影响。以压力泵提供的压力前提下将胶结材料通过压入被修补的混凝土裂缝中达到加固目的。②裂缝修补。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中各类裂缝,但需分析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大小及其特性,后具有针对性的开展封护处理[2]。但目前,该技术除应用于修补外,尚未采用任何与之相对应的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