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领域中,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新热点,其标志着建筑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有效的建筑节能不但能够增加经济收益,而且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的作用。目前节能保温墙体施工技术包括外墙外保温以及外墙内保温两类技术。本文对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外墙;保温;技术;建筑;节能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更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有资料表明在建筑方面所耗费的资源能源大约可以占到30%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在房屋建筑的能耗降低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目前,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不断加强,我国的节能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用于外墙保温技术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也在随之得到不断地发展进步。目前外墙保温技术已成为建筑节能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集通铁路集团公司沿线相关配套房屋的施工过程中,外墙保温技术也得到了大量应用实践。下面就外墙保温在建筑节能中的技术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1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概述
建筑物的外表层即为外墙面,其必须要承受所有的外界影响,例如雨雪、冰雹、冷热以及风力等等。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湿度以及温度的不断改变,外墙面也承受着巨大的外界刺激,其极易因此而出现裂缝,从而破坏建筑物,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取暖成本。与建筑物所需的较高的维修费用相比,外墙保温体系的价值比其成本要高很多。其能够帮助建筑物抵御炎热与寒冷,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建筑外围护构造的主体即为墙体,其主要是借助于材料本身的保温性对建筑物的能耗量进行控制。在墙体材料的选择上,我国主要是应用空心砖以及实心黏土砖,其热导率分别是0.58W/(m·k)以及0.81W/(m·k)。单一的材料具有非常大的热导率,在通常状况下是高效保温材料的二十倍,而与现在的建筑节能要求相比,其保温性能差距太大,所以为了节能、降低损耗,应该积极的应用复合墙体保温材料与技术,也就是将高效保温材料以及承重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出复合墙体,这样就可以保证墙体承重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大大提升保温效果。因为材料中存在一定的孔隙,所以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材料必然会吸收水分,这样热导率就会提高。所以,保温绝热材料应该具有尽可能低的吸湿率。由于保温材料处于不一样的位置,所以可以把现在常用的外墙复合墙体保温技术划分为两类,分别是外保温以及内保温技术。
2 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分析
2.1 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将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内侧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对建筑外墙垂直度要求不高、施工干扰小进度快等优点。同时,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总结出外墙内保温的一些缺陷,包括:多占用住户的使用面积;给住户的二次装修和吊挂物品带来麻烦;梁、板、柱部位结构热桥的存在带来较大的热损失。由于内保温保护的部位在建筑的内墙及梁的内侧,内墙及板对应的外墙部分没有保温材料的保护,导致采暖房屋冬天室内的墙体温度与室内墙角温度差可达10℃左右,与室内的温度差可达15℃以上,一旦室内的湿度条件适合,在此处即可形成结露,出现结露现象。结露水的反复浸渍造成了建筑内侧墙面发霉、开裂。内保温在这种无法避免的技术上的缺陷,导致了其必然要被更合理的保温技术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