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其预测的准确性随规划年限的增加而趋向模糊。在考虑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应尽量留出弹性空间,适应开发建设的需要,以便于动态的开发和规划的落实。
弹性空间首先表现为用地性质的兼容。一般来说,工业园的规划建设运营先通过前期基础设施的建设,再招商引资,但在吸引什么类型的项目上往往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工业园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各类用地的兼容性。如工业与仓储用地的兼容,就是因为工业企业类型及规模不确定,无法估计其需要仓储用地的数量,所以在规划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利于物流配送的区域集中规划仓储用地,另一方面对部分地块考虑工业用地对专用仓储的要求,进行一定比例的兼容,除此以外,还可以考虑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的兼容、道路用地与绿带的兼容、市政公共设施用地与公共绿地的兼容等。
2.1.2 加强地块开发模式的适应性
总所周知,不同产业类别的工业项目对于用地的面积和形态方面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工业用地地块划分过小满足不了大型企业需要;地块过大又会造成企业用地无法全部利用。另外大部分的工业项目要求相对方正的用地形态,而有些产业类型(比如钢铁产业)则要求相对狭长的用地。所以针对不同的产业类型和产业工艺流程,工业用地地块应该具有灵活性,适应多种规模、类型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地块开发可采取基本单元模式和非限定性道路模式。
根据工业厂房的特点和生产车间、仓库、办公、科研和辅助用房的功能需求,单个厂房的建筑面积以150m×100m左右的标准地块最为适宜,以建筑系数30~40%计算,则基本单元的厂区面积为4hm2左右。基本单元具有可组合性和延展性,通过地块单元的合并形成不同用地规模和形态的用地,满足各不同工业项目的对用地的要求。
鉴于准确预测项目的落户情况和所需用地面积大小是不现实的,在道路控制方面可采取弹性道路的控制策略,即对园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有重大影响的主次干道两级路网体系进行刚性控制,而对工业用地内的支路进行弹性控制。
2.2 工业园区环境容量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即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其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三项,相应延伸的指标还有空地率、人口密度和人口容量等。城市环境容量主要分为城市自然环境容量和城市人工环境容量两方面。
2.2.1 容积率
容积率是控规控制体系的核心,对于工业区来说,单向的控制——控制上限或者下限都不能保证另一方向的合理性,不能保证工业区处于一个良好的建设状态。容积率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物层高超过8m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指标》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用地的容积率做了下限控制,而各地方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等相关规范对工业用地容积率做了上限控制,工业园区控规中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应该结合两者进行双向控制。
2.2.2 建筑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