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供热系统管理运行跟不上供热规模的发展,绝大多数系统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从而影响了集中供热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主要反映在:缺少全面的参数测量手段,无法对运行工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系统工况失调难以消除,造成用户冷热不均、供热参数未能在最佳工况下运行、供热量与需热量不匹配;故障发生时,不能及时诊断报警,影响可靠运行;数据不全,难以量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改善供热效果,提高供热能效,实现计算机自动监控无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自动监控,恰好弥补了上述不足。概括起来,可以实现如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及时检测参数,了解系统工况。通常的供热系统,由于不装或仅装少量遥测仪表,调度很难随时掌握系统的水压图和温度分布状况,结果对运行工况“情况不明,心中无数”,致使调节处于盲目状态。实现计算机自动检测,可通过遥测系统全面及时测量供热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由于供热系统安装了“眼睛”,运行人员即可“居调度室而知全局”。全面了解供热运行工况,是一切调节控制的基础。
(2)均匀调节流量,消除冷热不均。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供热系统,特别是多热源、多泵站的供热系统,投运的热源、泵站数量或投运的方式不同,对系统水力工况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消除水力工况失调的工作,不是单靠系统投运前的一次性初调节就能一蹴而就的。这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的流量均匀调节是必不可少的。除自力式调节阀外,其它手动调节阀将无能为力。计算机监控系统,则可随时测量热力站或热用户入口处的回水温度或供回水平均温度,通过电动调节阀实现温度调节,达到流量的均匀分配,进而消除冷热不均现象。
(3)合理匹配工况,保证按需供热。供热系统出现热力工况失调,除因水力工况失调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系统的总供热量与当时系统的总热负荷不一致,从而造成全网的平均室温或者偏高或者偏低。当“供大于需”时,供热量浪费;当“需大于供”时,影响供热效果,在手工操作中,保证按需供热是相当困难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软件开发,配置供热系统热特性识别和工况优化分析程序,可以根据前几天供热系统的实测供回水温度、循环流量和室外温度,预测当天的最佳工况(供回水温度、流量)匹配,进而对热源和热力网实行直接自动控制或运行指导。
(4)及时诊断故障,确保安全运行。
目前我国在供热系统上尚无完备的故障诊断系统,系统故障常常发展到相当严重程度才被发现,既影响了正常供热,也增加了检修难度。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配置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过对供热系统运行参数的分析,即可对热源、热力网和热用户中发生的泄漏、堵塞等故障进行及时诊断,并指出故障位置,以便及时检修,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当然对于计算机监控系统本身也可进行故障诊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健全运行档案,实现量化管理。
由于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建立各种信息数据库,能够对运行过程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需要打印运行日志、水压图、煤耗、水耗、电耗、供热量等运行控制指标。还可存贮、调用供回水温度、室外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压力、流量、故障记录等历史数据,以便查巡、研究。由于计量能力大大提高,因而健全了运行档案,为量化管理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供热系统的计算机自动监控,由于具备上述功能,不但可以改善供热效果,而且能大大提高系统的热能利用率。一般在手动调节的基础上,供热系统还能再节能10~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