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运输线路及临线施工单位众多,如不统一指挥协调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的安全事故,因此行车运输过程中的施工管理也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3.1施工作业申请
行车期间所有上道施工严格执行申请、登记及销号制度。施工单位将施工计划及作业内容提前一周提出申请并上报给中心调度室,中心调度室主任批准后生效,施工单位正式上道施工2小时前向其施工所在区间前后车站调度室办理登记,车站调度室认真核对无误后根据区间行车等作业及股道占用情况,办理登记。施工单位占道期间须派驻站联络员值守在所在区间前后车站调度室,直至当天作业完成或销号。销号由驻站联络员办理,车站调度室主任签字生效。
3.2施工作业防护
经批准在行车线上施工的单位,必须在作业点两端各400米处、作业点两侧设置作业标识并派专人看护值守,作业完毕及时撤除作业标识并将行车线上的工具材料清除到列车限界以外,未设置防护禁止施工。
3.3施工中严把“六关”
3.3.1把住施工协调关。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施工,对结合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3.3.2把住请点关。严格落实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原则。
3.3.3把住现场监控关。监控干部要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3.3.4把住列车放行关。施工接近尾声时,施工现场和人员易出现忙乱现象,不完全具备开通条件时,坚决不放行列车。
3.3.5把住施工中行车设备运用和控制关。严禁超范围施工,施工方案中没有涉及的行车设备,一律不准动,特别是不准提前动行车设备进行施工准备。
3.3.6把住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关。严把施工中的“闭塞、进路、凭证”三关。
4.结束语
由于我标段根据线路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施工特点的施工行车制度,并严格执行,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在涉及行车安全方面亲自抓,目前在我标段范围内的行车运输中无大的安全事故发生。施工行车安全是一个系统概念,需要众多层面的考虑和保证,尤其对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更为重要。施工行车安全管理只有做到以制度保证,因地制宜、超前防范,消除行车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影响因素,才能实现安全行车的有序可控。铁路行车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还要从人和安全、设备和安全、环境和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加强人员素质提高、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创建自控型班组、转变管理模式和加强治安综合治理等相应措施,确保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