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的大力推广,公众参与问题不断的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而在这其中新形势下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发展的效果,是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的要点,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实施过程;公众参与
一、前言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的发展工作,为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现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面临的迫在眉睫、函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相关概念以及重要性
1、相关概念
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是一种让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制定及决策过程中去的方法和途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指公众参与规划的全部过程和不同领域,其本质是要通过公众对规划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主动参与,更好地保证规划行为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性,使规划能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要求,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确保规划工作的成功实施。总的说来,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对权利(政府—公众)的分配与再分配,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2、重要性
城市规划既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同时它还是一项带社会实践性质的公共事业。城市规划的这三种性质,要求政府的决策要尊重科学、尊重民意,而公众则应当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的实施,一旦城市居民能够直接而持久地接触规划,成为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行为便会更加科学与民主,规划决策便能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需求,并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
1、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不论是规划许可前的听证、规划许可后的救济、规划执法中的监督,还是规划评估过程的意见征询,90%以上的当事人以个体形式出现,内容主要涉及零散的自身利益诉求,公众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或没有团体支撑,因而很难形成有深度、有强度的公众参与力量,参与意见常常不能对规划决策形成决定性的影响或建设性的指导,甚至高昂的诉讼费用和冗长的诉讼程序就足以令公众个体望而却步,公众参与也就不免变成了形式上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