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路面接缝技术会影响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路程越长接缝处就会越多,处理好接缝对路面质量和工程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冷接缝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冷接缝施工工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践探究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耐磨性好等优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量的日益增加,路面老化、开裂等性能严重制约着道路正常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接缝技术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接缝技艺的好坏也关系到路面的质量合格与否,因此我们需要探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可以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也可以分为热接缝和冷接缝,由于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冷接缝技术,所以我们下文对冷接缝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1 冷接缝施工工艺概述
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接缝的定义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接缝施工工艺指的是,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路面的摊铺不可能一次性成型,肯定会出现中间停止或者是摊铺机不够宽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旦施工停止,混凝土会发生冷却,等到下次施工的时候,新的摊铺面和原来冷却的混凝土路面中间会出现接口,这个接口位置就是我们常说的接缝处。
1.2 混凝土路面冷接缝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施工,也为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路面的施工一般采取摊铺机开展,摊铺机摊铺的路面一般都能够满足路面的施工要求,但是有时候由于路面过宽摊铺机的宽度不够,所以需要两次或多次摊铺,只要摊铺过程中发生停止,再一次摊铺,两次摊铺中间肯定会产生冷接缝。由于两次摊铺混凝土凝固的时间不同,或者是摊铺过程中力度不同,都会导致冷接缝处不平整或者是密实度不够,这些因素会导致路面的过早损害。为了防止路面损害的发生,我们需要对冷接缝施工工艺进行细致研究和改进。就目前来说,我们国家混凝土施工路面冷接缝施工工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2.1 接缝处的密实度差
综上述所说,由于二次摊铺冷接缝处会导致密实度不够而且强度过低,这样极容易出现渗水问题,路面的积水很容易会通过接缝处下渗,长此以往,渗水会导致路面的过早损毁。我们在下雨过后可以明显看到,其它路面的水分早早蒸发掉了,水分已干,但是接缝处的水还存在,这是因为在平时有积水或下雨的时候,接缝处会残留积水,残留水分过多不易蒸发,当长时间下雨的时候,路面的积水会通过接缝处下渗到基层处,过往的车辆一旦碾压到接缝处的积水会形成高压水流,将基层表面的细料冲刷成浆,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与基层分开,导致路面损毁。
1.2.2 接缝处的平整度差
一般来说,接缝处的平整度总是差强人意,影响行人的舒适度。路面凹凸处会导致来往车辆频繁跳跃,与路面进行冲击,这也是早早损坏路面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接缝处不可能是平滑且顺直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路面的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