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信州; 信美亭; 谈纲;
信州自古被誉为信美之地,山川秀美,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市井繁华,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据文献记载,信州曾建有信美亭,但现今已不复存在。本文结合同治十一年(1872)《上饶县志》收录明成化年间广信知府谈纲所撰写的《信美亭记》,尝试解读关于信美亭的种种疑惑,将就信美亭的兴废、涉及的相关人物及其思想进行考述。
1、 信美亭之兴废及位置考
《广信府志》对州府名称作过解释:“郡名广信,元载云:‘其地信可美。’王雷云:‘其俗美于广,约而名之曰广信。’”1由此可知上饶被命名为“广信”的由来。另外,明成化年间广信知府谈纲所撰写的《信美亭记》一文中也有相关叙述2。“此地江山信美,郡所由名也”,即这个地方风景旖旎,民风淳朴,这应该是此地以“广信”命名的缘由。
《信美亭记》中提到,明成化丙午(1486)秋,副都御史陈玉汝奉皇帝诏命出巡广信府。陈玉汝,名璚,号成斋,南直隶长洲陈湖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3,成化二十一年(1485)任南京副都御史,其与吴宽、李杰、吴禹畴、王鏊结成“五同会”4。
时任广信知府谈纲与之在驿楼诗酒之余谈古论今,登高远眺,兴致高昂,感叹郡中山青水美,灵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白云红树掩映其间,诸山环绕,形态各异,若干、若矛、若旗鼓……灵溪、葛溪等支流在广信府城旁汇合,形成了一条天然护城河,波光粼粼,宛若冰皎。阳光下远山、古树倒映水中,船帆、碧鸟绕水而行,景色怡人。城郭矗立在山间水崖之侧,亭台楼阁于竹林花坞间,耕田农者与南市商贾均摩肩接踵,人丁兴旺。达官显贵云集,拨弦弄歌者甚多。看到国阜民旺的景致,陈玉汝感叹道:“风景真美啊!民风真淳朴,颇有诚信啊!”谈纲道:“不只是如此。这个地方向南有鹅湖书院,东有怀玉书院,西有象山书院,错落其间还有龙虎山、葛仙山、圭峰、南岩等名胜,这些地方均为神仙贤能者修行之所,经常会有异象。圣灵泉水均在此处。钟灵毓秀,因而人杰地灵,此地成就了汪应辰、谢叠山之道学,陈康伯、施师点之相业,及大文豪张文忠、郑威愍、刘之道、辛稼轩等比比皆是。且如此博学大家还将不断出现,不可估量。此地还能说不好吗?”陈玉汝回应说:“确实是信美之地啊!那就应在此地修建以‘信美’为名之亭。使我们这样来游玩之人,可以登高一览名胜从而抒发感慨之情,不是很好吗?”谈纲回答道:“甚好。”在这次相聚之后,陈玉汝虽然离开了广信府,却仍记得写诗来催促知府谈纲来履行建亭之承诺。于是,谈纲命人在黄金山上开垦荒地,购置材料设备,修建亭子,取名“信美亭”5。至此,可知信美亭是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由时任广信知府谈纲在副都御史陈玉汝的倡议下主持修建。
信美亭所处之地景致甚美,使人流连忘返。那么信美亭的准确位置又在何处?《广信府志》记载:“灵雨祠在南隅德济坊,祀鹰武李将军。明嘉靖壬寅郡守吴希孟建,其地为信美亭故址。”6由此可推知,信美亭位于广信府城南隅德济坊处,在明嘉靖壬寅(1542)之前就已毁圮,存世时间并不长,后由继任郡守吴希孟在信美亭原址上修建灵雨祠。同时,此句引出了“南隅德济坊”,而据《上饶县志》载,当时上饶都鄙分四隅共九十九里,分别为城隅、东隅、南隅和西隅,文中提到的信美亭旧址就在与广信府城隔水相望的南岸,即今水南一带。而关于德济坊,《上饶县志》载“德济坊在南隅黄华亭西”。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江西舆地全图》中有广信府城图,图中就绘府城南门外有桥,桥对岸有一杯亭,其东侧就是黄华亭。由此可得知,德济坊在水南南屏山脉之黄金山一带,进而可知,信美亭所在地即为今上饶市人民医院附近,即黄金山上,清康熙年间在黄金山建曲江书院,即今天的信江书院。
另有《广信府志》记载:“黄金山,溪南一名道观山,山石雄踞,为府治右障。上有谷神道院。旧志有溪山堂、含辉阁、乐岁楼、信美亭,皆废,今为信江书院基。”据以上文献可知,信美亭的确坐落于黄金山上,即今信江书院内。
2、 谈纲与信州南岩之渊源
《信美亭记》收录于同治十一年(1872)《上饶县志》,是由时任广信知府谈纲所撰。谈纲(1438—1507),字宪章,号勿轩,明无锡县(今属江苏)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出守广信,后迁莱州,有政声,后入祀乡贤祠。敦上教化,爱好读书文章,老不释卷,着有《祠堂考》《愚虑草》等7。其父谈复,字采芝。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名医,一生以药济人,衣食常不给,而所得悉施贫者,以高寿终8。他是集“医者”与“儒士”两个身份于一体的“儒医”。其女谈允贤(1461—1556),明着名女医,中国古代四位女医之一,先世“以儒鸣于锡”,数代进士,显于当世9。她出生于医学世家,十来岁就开始攻读各种医学典籍,着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于世。可谓一门贤达。
《上饶县志·山川志》载:在上饶县城隅西南方向十里的地方,有一岩壁名南岩,曾是理学大家朱子读书的处所。豁然空嵌,可容数百人,岩壁下建有朱子祠及僧舍十数楹,不假瓦覆,虽大雨无檐漏声10。由于岩壁的遮挡,即使瓢泼大雨,朱子祠及僧舍也无屋檐滴落的雨滴声,故南岩下朱子祠所处之地空旷、安静,极适合修身养性、读书思考。清刊本《西江志》记载:“朱子祠在上饶南岩寺左,明成化间知府谈纲建,后圮。”11由此可知明成化年间谈纲因此地曾为着名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读书之所,故兴建“朱子祠”于南岩下南岩寺左侧,后年久失修而圮,今有遗址。
明万历《江西舆地全图》之广信府城图
自从唐代草衣禅师开创南岩寺后,各朝各代的文人骚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使南岩石壁的题刻如百花争艳、群星璀璨。朱熹作有《咏南岩》诗:“遥望南岩百丈岗,青山叠叠树苍苍,题诗壁上云生石,入定岩前面作房……”南宋词人辛弃疾作有词:“笑拍洪岩,问千丈翠壁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鸟,北村南郭……”除此之外,许多达官显贵均在此留下题刻,如宋礼部尚书韩元吉、明礼部尚书费寀及广信府历任知府,都作诗着文留壁,至今所留字迹依稀可见,尚可辨明12。由此推之,曾任广信知府的谈纲必定也在南岩崖壁上留下了他的瑰文墨宝,以传后世。
同治十一年(1872)《上饶县志》就摘录了谈纲关于南岩八景的长篇撰文《南岩八景诗叙》。该诗文有道:“南岩洵胜地也,宋文公朱夫子当游于斯,留题岩穴,以启后人,是固道之所在也。予来见焉,极切景仰,遂为辟地建祠;复因诗觅景,厘为八题,各系以诗。”13可见,南岩景致幽静,实为读书论道之圣地,着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当时到此地游览时,在南岩崖壁上留下妙笔文章,以便启示后人,所以此地是巩固学识、宣扬德政之所在。谈纲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深感叹服,于是决定在此地开荒辟地,修建朱子祠。谈纲又因诗觅景,分别为八景作全方位诠释,并加以对比,以凸显八景分布错落有致、互为呼应。之后,文章分别具体勾勒了南岩文公祠、大义石、一滴泉、千人室、五级峰、百丈壁、开鉴塘、濯缨井八处景致的引人入胜之处,后分别作八句五言律诗,以形容该景的绝妙之处、作者所想及其与他景之互动关系,构思新颖,表现手法细腻,堪为佳作。
谈纲任广信府知府当在成化年间,任期诸文献语焉不详,然他在广信任上爱民如子,勤于政务,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是一名公认的清官、好官。谈纲推崇程朱理学,认同格物致知论,认同朱熹的心性理欲论,赞同道心与人心理论,“道心”即仁义礼智信之高尚品德,为善,“人心”则为饥食渴饮之凡人需求。他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必定是“道心”与“人心”的结合体,但必须是以“道心”为主,“人心”为辅,并要努力地推行和发扬“道心”。同时,他还极力以仁德推行教化,以身作则,向百姓积极宣扬道德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人民勤俭、仁爱、和睦、谦让的优良品质。
3、 从《信美亭记》看谈纲的为政思想及当代借鉴意义
《信美亭记》一文中除叙述了信美亭修建的缘由外,还借与同僚交谈之口,详细阐述了谈纲作为朝廷官员忧国忧民的为政思想。
文中提到,谈纲与同僚们登上信美亭后,同僚们都说:“这里真是景色太美了!”谈纲说道:“你们只知道此景美,那么也应该知道什么是值得担忧吧?百姓喜乐,我等之忧愁才能纾解,且来往游人还可借此景抒发感慨,畅游一番。这样,我们才可偶尔享受这愉悦时光。若我们不知道担忧,独享其美,放纵享乐,懈怠政务,那么人与事物就会风云突变,天谴即将到来。比如,天以大旱来警示我们,此地就谈不上美不美了,而是会变成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不是这样吗?到时还能高兴吗?所以,担忧是美延续的保障,是常乐的基础。要想尽情地享受美景,怎能不担忧呢!”
这段话以“美”为切入点,巧妙阐述了“乐”与“惧”的辩证关系,表明谈纲心怀满腔抱负,以高尚德行作为表率,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居安思危意识,深知信美来之不易,需要悉心维护。他主张要重视礼义仁智信的传统教育理念,尊崇天地万物生长之规律,勤于政务,不得放纵享乐,积极为国家、民族兴荣大业分忧解愁,多为百姓谋福祉,使其安居乐业,乐享美好生活,从而形成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这与北宋曾任饶州知府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所体现的“先忧后乐”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1世纪,“先忧后乐”的忧患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2019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为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他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廉政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障14。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见,忧患意识是从古至今治国理政为官所应遵循的不二法则。谈纲“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和“为君分忧、为民谋乐”的从政思想在《信美亭记》中流露无遗,亦是他一生为官、勤恳为民的真实写照。
附:
信美亭记
广信府知府谈纲
此地江山信美郡所由名也,成化丙午秋黄门陈玉汝奉命使广,适于契濶于驿酒楼,酣热甚,登此而风焉,相与眺望郡中山川尽在目睫,彼其灵镇嵯峨,从列七十二峰于天表,诸山环拱,若干若矛,若旗鼓车马屏帐之卫,从而白云红树掩映其间,又若画图之揭碧,落山信美也。灵溪、葛溪诸水会合为江,匝郡而流纡若带,环莹若冰皎,而山光树色涵照风帆沙鸟之飞扬,若在镜中,景象万千。水信美也,城郭巍峨于山间水崖,楼阁参差于竹林花坞。后田登稼者肩相摩,南屏归市者踵相接,衣冠云拥,弦歌风动城郭,风俗皆信美也。黄门曰:美哉信乎。予曰:不止是也。自此而南为鹅湖,东为怀玉,西为象山,散而龙虎、葛仙、龟峰、南岩,诸岩皆招仙致贤,献异呈妍,而胜水灵泉在在有焉。山水之美如此,是以钟而为人,则汪文定、谢文节之道学,陈文正、施正宪之相业,张文忠、郑威愍、刘之道、辛稼轩之忠节,文章炳耀于前,而瑰奇硕大之士,绩绩焉出又未可量也,谓信为不美可乎。黄门曰,信乎美哉驿宜有亭于此建焉,目以信美使吾之往来者因名胜览,以抒旅怀,不亦可乎。子曰:唯黄门既去复以诗来促之,予遂剃荒购良,命工造焉,亭成。子偕僚同府王宗信、通判王景壮、推府仇元美辈登焉。咸曰:信美也,可乐也。子曰:若知可乐而亦知其可惧乎?夫此美非吾兴,若所有也。明天子爱之于天,而寄之于吾兴,若使得而守之以兴吾民也。故必吾兴若惟日栗栗体君心,宣君化辅成太和天地位,而万物育然后,可以保此美而吾民乐,民乐而后吾君之忧舒,而后过客得假此一乐,而后吾兴。若得以偷乐其间使吾兴若不知所惧,擅其美,从其乐,怠其政,人事乖,天谴至。有若前日之警,兴旱则美,不美将变,而为恶矣。乐乎?否乎?然则惧也者,美之所由,保乐之所由基也。欲乐其美可不知所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