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造价准确性和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作用很明显。但是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国家基础建设开始了长足的进步,大量工程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无数建筑工程拔地而起。但是旺盛的经济建设背后隐藏着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工程造价出现的问题屡屡发生。笔者对这种现象深感遗憾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对于国内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番研究,对比国外,发现了一些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措施,为广大同行朋友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工程造价包括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和工程项目价格管理。投资费用管理是为了实现投资预期目标,在预先拟定的规划方案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施工项目造价及其变动。工程项目价格管理就是工程施工花费的技术性控制。长久以来,我国基础建设无论是建造水平还是工程管理,水平同西方均存在着明显差距。但是我们不能气馁,要充分发挥中国人聪明好学的优势,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引进”、“试用”、“改造”、“消化吸收”的手段,把西方工程造价管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充分学习吸收,并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1.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在几十年的摸索变革之后,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管理转变为项目法人作为主体的招标体系、投标承包商体系、建设监理单位组成的三方体系。三方通过合同依据,通过经济关系完成相互之间的合作和监督制约。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之后,《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案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更是为建设工程的规范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建设投资项目本身存在着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不确定性因素多等问题,使得工程出现回报高风险也高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 迫切需要一个对工程造价全方位、贯穿始终的管理体系,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同时降低成本。但是我国在工程造价控制时主要工作都放在了对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而对于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后维护和拆除阶段的造价控制则力度不够。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各自独立进行, 不能进行较好的沟通和衔接。
目前国内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采用由地区管理部门统一采用单价法编制工程预算,应用价格管理和分阶段市场动态调整,公布指导性系数,把指导价和指定价结合,由各地工程造价机构编制、审查、确定工程造价。这种形式在市场经济初期取得了很瞩目的成就。而且随着工程造价师制度的确立,我国工程造价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又近了一步。但是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使得现有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出来,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工程造价管理出现的突出问题
我国工程造价预算确定多依靠静态定额的方方达, 缺乏动态调整的能力。定额单价的依据往往是几年以前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可是目前国内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不能及时提供最新的价格变动,很难适应浮动的市场价格,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从投标报价开始。工程量项目清单容易漏项、错项。工程进度款计量方法存在问题,进度款拖欠导致工程进度延期。
(1)工程预算定额跟不上价格变化和建筑材料更新换代的速度。工程造价领域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给违规行为漏洞可寻导致造价管理存在压价承包、指定分包等严重阻碍建设工程发展的违规行为及其猖獗。(2)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响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不完整。审批和中介机构不严谨,机构对于自己承担的咨询工作不负责任,赔偿制度和标准不健全。有一些中介机构凭借行政权力搞垄断,对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很大。(3)定额基价仍然受计划经济时代思想束缚。市场经济的建设使得建筑业、建材、劳动力市场相继开放,相应的,人工、机械、建材的价格也将根据供需关系发生价格浮动,但是国内对基价的调整仍然是指令性的升高,价格不能实时调整,这种方式必然无法跟上市场经济价格变化,使工程造价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价增大。(4)工程造价方法过于复杂。现有工程造价主要依据图纸,计算工程量,根据预算定额,考虑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等逐步完成,这种方式需要极大的计算量,繁琐又复杂, 容易出现误差。而且工程造价的方法还呈现出区域化的特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没有形成统一通用的标准。
3.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1)形成全过程造价的思想。把工程造价视作是贯穿于工程始终的工作,从工程投资开始,到准备阶段的造价管理,再到施工,最后到使用维护和拆除,把工程造价工作具体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工程项目是一个有规律有节奏的有机整体,工程造价应该贯穿始终, 同时加强各个造价管理环节之间的衔接,共享资源和信息,相互协调,提高效率, 避免出现重大失误。(2)在全过程造价的思想下,形成贯穿工程始终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重点往往是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导致很多在准备阶段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等到施工过程中发现时已经是亡羊补牢,很多一次性投资已经无法收回。在施工阶段仔细审查工程预算,节约材料,节省人力投入,提高效率。这些措施很有效果,但是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工程预算的管理就应该细致的进行。在确定建设规模时,建设单位想当然的凭借个人喜好和经验,或者主动迎合建筑单位,或为了方便立项逃避国家政策法规。审批部门不及时委托评估咨询机构进行项目评估,对建设项目的可靠性论证和工程造价结果不够重视。对于工程规模预算不准确将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损失。除了工程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完善之外,工程各个环节之间造价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也值得注意。(3)减少行政干预,交由市场定价。争睹指令性的价格下达显然已经不适应基价制定, 这一工作应该交由市场负责,把微观控制转变为宏观调控,把直接管理转变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时发布材料、人工价格,从控制转变为领导。加快企业营业机制转变,使工程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市场竞争来使企业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4)积极学习国外优秀工程造价管理经验。简化工程量计算规则,有关部门及时发布人工、机械费用,直接采用市场价格,免去调整定额的计算量,加强人才培养,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工程造价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