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项目具有实现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等特性。在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最终成功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建设项目风险的基本概念,接着分析了业主方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研究了提高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对策。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业主方;施工总承包;风险
建设项目具有实现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等特性。在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最终成功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投资体制、承包商实力等原因,使得我国在目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做到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难度还很大。因此,要突破传统承发包模式的局限性,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比较好的选择。同时施工总承包模式是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基础,因此对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研究,对今后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具有更深的实指导意义。
1.施工总承包模式
1.1施工总承包模式概念
施工总承包(General Contractor,GC),是指业主单位以一定的总包价格,要求总承包单位在一定的工期内,按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组织施工,并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实体的承包形式。在工程施工阶段对业主负责的项目管理。总承包单位根据所承包项目情况,采取招标或其他形式将专业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各专业分包商。总包对分包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和监督,分包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包负责。这一形式体现了“效益与风险共存”的市场经济内涵,符合经济发展趋势,既有利于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也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施工总承包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利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和理论,通过对工料机等主要生产要素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的有效控制,对项目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从而实现优质、按期、高效、安全的管理目标。施工总承包的一般工作程序为:通过招投标取得工程施工资格→办理施工手续→进场、组织施工图会审→正式施工→竣工验收。一般情况下,招标人在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时通常以施工单位的投标书为依据,综合考虑应标单位的施工条件,施工总承包合同一般实行总价合同。
1.2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主要优点有:(1)在通过招标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时,一般以施工图设计为投标报价的基础,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较有依据,使得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2)业主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与一个施工总承包商签约,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小,对业主有利。(3)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大减小,对业主比较有利。总之,与平行承发包模式相比,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业主的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小了,组织和协调工作量也大大减小,协调比较容易。
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主要缺点有:(1)建设项目一般要等施工图设计全部结束后,才能进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招标,开工日期较迟,建设周期势必较长,对进度控制不利。这是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最大缺点,限制了其在建设周期紧迫的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选择,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业主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依赖较大。在国内的很多工程实践中,业主为了早日开工,在未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情况下就进行招标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所谓的“费率招标”。“实际上是开口合同,对业主方的合同管理和投资控制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