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盆底康复技术;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为妇科常见疾病, 主要是因盆底支持结构缺陷、功能障碍及损伤等导致盆底支持薄弱, 出现脏器移位进而导致其他盆腔器官功能及位置异常, 妊娠与分娩是导致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文为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 对在本院生产且产后42 d复查时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的12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在本院生产且产后42 d复查时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研究组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27.43±5.65)岁;体重45~68 kg,
平均体重(54.74±4.68)kg。对照组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6.95±5.37)岁;体重46~65 kg, 平均体重(54.23±4.51)kg。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资料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取。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锻炼治疗, 在此基础上, 研究组实施盆底康复技术治疗, 具体为:①指导患者进行会阴收缩运动, 每次收紧不得低于3 s, 然后放松, 每日持续练习15~30 min, 每天练习2~3次, 以提升患者阴道收缩能力及排尿控制能力。②配合PHENIX盆底康復治疗仪进行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 向阴道内输送不同强度的电流有规律刺激阴道内神经与肌肉, 通过电刺激可提高盆底肌肉兴奋性, 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频率设置为8~33 Hz, 脉宽为320~740 μs, 治疗20 min/次, 治疗2次/周, 共治疗4周。③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圧力曲线、肌电图等形式将肌肉活动信息转化为视觉及听觉信号然后反馈给患者, 并指导其自主、正确的进行盆底肌肉收缩练习, 形成条件反射。④进行Ⅱ类盆底肌纤维训练, 频率设置为20~80 Hz, 脉宽为20~320 μs, 治疗2次/周,
20 min/次, 共治疗4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比较治疗后两组盆底功能指标;治疗后随访6个月, 统计两组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生物反馈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肌纤维疲劳度及肌纤维肌电压。盆底肌力分级:0级为肌肉收缩持续0 s, Ⅰ级为肌肉收缩持续1 s, Ⅱ级持续收缩2 s, Ⅲ级为持续收缩3 s, Ⅳ级为持续收缩4 s, Ⅴ级为持续收缩≥5 s。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比较 治疗前, 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0~Ⅰ级25例, Ⅱ~Ⅲ级20例, Ⅳ~Ⅴ级15例;对照组盆底肌力分级0~Ⅰ级24例, Ⅱ~Ⅲ级22例, Ⅳ~Ⅴ级14例;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0~Ⅰ级1例, Ⅱ~Ⅲ级13例, Ⅳ~Ⅴ级46例;对照组盆底肌力分级0~Ⅰ级7例, Ⅱ~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