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并发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 P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5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SAP患者合并脑病,224例未合并脑病。分别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PE组Ranson评分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和高血糖发生率均高于非PE组;两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值、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感染率及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ARDS和高血糖是PE发生的高危因素。非PE组的治愈率高于PE组。结论:PE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ARDS、高血糖的发生可能是其高危因素。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性脑病; 危险因素
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 PE)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危重难治并发症之一。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并发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以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AP病例,共纳入255例。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1]。(1)AP: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其含量≥正常值上限的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疾病者。可有或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少数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2)轻症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而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Ranson评分<3,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Ⅱ)<8,或CT分级为A、B、C。(3)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备如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和胰腺脓肿)、器官衰竭、Ranson评分≥3、APACHEⅡ评分≥8和CT分级为D、E等情况之一者。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SAP诊断标准。
1.4 排除标准
(1)根据病历资料难以确定SAP诊断者;(2)病历资料严重缺乏,难以进行病情轻重评分者;(3)肝性脑病;(4)既往有颅内疾病史、精神病史和糖尿病史。
1.5 分组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根据是否合并PE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病人分为PE组31例和非PE组224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 for Windows。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
2 结 果
2.1 两组性别、年龄、院外病程和病因
PE组年龄(46.84±14.70)岁,男20例、女11例,院外病程(2.87±2.49)天;非PE组年龄(48.89±14.45)岁,男 124例、女100例,院外病程(2.31±2.79)天,两组性别、年龄、院外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胆系疾病6例(19.4%)、高脂血症2例(6.4%)、酗酒2例(6.4%)、暴饮暴食6例(19.4%)、其他15例(48.2%);非PE组胆系疾病123例(54.9%)、高脂血症21例(9.4%)、酗酒18例(8.1%)、暴饮暴食29例(12.9%)、其他33例(14.7%),两组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两组病情程度及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值
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和CT 严重指数(CT severity index, CT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anson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表1 治疗前两组病情程度(略)表2 治疗前两组血淀粉酶和脂肪酶(略)
2.3 两组并发症
PE组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32.3%(10/31),非PE组为44.2%(99/224);感染率PE组为22.6%(7/31),非PE组为 13.4%(30/224);PE组手术率为9.7%(3/31),非PE组为9.4%(21/224);PE组白细胞计数增高率为48.4%(15 /31),非PE组为49.6%(111/224);两组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感染率、手术率和白细胞计数增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发生率为80.6%(25/31),非PE组为37.5%(84/224);PE组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41.9%(13/31),非PE组为23.2%(52/224);PE组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83.9%(26/31),非PE组为65.6%(147/224);PE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77.4%(24/31),非PE组为50.0%(112/224);PE组高血糖的发生率为80.6%(25/31),非PE组为40.2%(90 /224),PE组ARDS、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和高血糖的发生率高于非PE组(P<0.05)。
2.4 并发症多因素分析
对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高血糖、感染率、手术率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与PE发生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其中只有ARDS和高血糖的发生率与PE有关(P<0.01),ARDS与PE发生的回归系数为0.147(t=3.44,Sx±s=0.043),高血糖与PE发生的回归系数为0.120(t=2.83,Sx±s=0.042)。并发症的变量赋值为1,无并发症的变量赋值为2。
2.6 预后
PE组中治愈及好转11例(35.5%),自动出院8例,死亡12例;非PE组中治愈及好转180例(80.4%),自动出院18例,死亡26例。非PE组治愈率明显高于PE组(P<0.05)。
3 讨 论
PE是公认的AP危重难治并发症,发生率一般为7%~35%[2]。PE在SAP的发病率是轻症AP的7倍,一旦发生,病死率在52%~100%。大多都认为PE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但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目前认为PE的发病机制与胰酶激活、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过度释放、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的微循环障碍、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失调、低氧血症、细菌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及维生素B1缺乏等有关。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手段,因而掌握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