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从狭义上讲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从广义上讲则是指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很多想法、很多观点,用教师的定势思维来看,是十分幼稚、十分荒谬的,但学生提出的想法或做法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对于其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强化新的自觉性,这样定会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
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意识的“土壤”和“气候”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能力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
亲其师,信其道,师是创新思维涌动的催化剂。学生的心理品质中的智力因素固然影响着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但非智力因素往往发挥更突出的动力作用。教师首先要激起学生对你的尊重、亲近和敬佩,进而由此产生的“亲其师,信其道”的连锁心理反应,把对教师的情感转化为接受教师教育的强大内驱力。由此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一桶水”,更要不断注入“活水”,不断进行学术探索,教学中适时渗透学科的前沿信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使命感,同时体会到生物本身是可以创造出来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例如:我把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结合教学内容,自编形成生物小报,定期在教室张贴,同时提出相应的焦点、热门问题分析讨论,让学生想创新,学创新。
二、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创新教育把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的,所以教学的核心应该要注重思维的激励,尽可能展现思维过程,进行开放式启发教学,教会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首先,鼓励求异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按照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逆问、迁移、发散、想象的思路去分析、说明生命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不依常规、与众不同地提问题、进行试验设计、改进实验方法等,进而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生物学科实验多,若按照实验指导进行,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缺乏成功感的刺激。有时完全可以改成学生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因此,我上实验课,并不简单地照本宣科地让学生做,而是提出研究的目标,让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分头设计,尽量做到与众不同,让学生从实验的材料、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效果等角度下手,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
如蒸腾作用的实验,我就提出了“蒸腾作用的产物是什么”的研究课题给课题组(相当于实验组),结果第一课题组所做的设计和课本上的不同,在同一植物上不同枝条上剪去叶子,绑上了一个塑料袋,增加了研究的科学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学生实验时将实验装置中倒置的充满水的试管改为倒置的充满水带刻度的量筒。稍微改进一下方法,既能看到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又能测量出放氧量。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不但喜欢学习生物,还能主动地去寻找自己研究的课题。只要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启动,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创新,创新思维会在这种不断地探索中很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