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一位评价者——整个过程,多种方法对学生做出评价并提供反馈,用以评价学生对技能、知识和掌握程度;一位学习支持者——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且要做到少说多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更多的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特别是评价他们的思考过程。
一、教学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要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过程性评价中要完成“四个转变”:一是学习“知道什么”转变成学习“从哪里知道”;二是“交上来”转变成“发布它”;三是培养学生是为了能够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四是仿真出学生生活的世界。
二、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教学评价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内容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堂评价
21世纪课堂评价的目标应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互评,将错误视为学习的机遇,并鼓励学生在合作共享中进行深入的思考。一句话,就是学生和老师都要共同关注学生的本身,而不是只有老师去关注。课堂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在于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和积极导向等基本功能。因此,课堂评价以发展的目光来观察主体发展,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评价过程动态化以及主体间的互动等,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收益,达到促进发展和改进的目的。
1.评价方式
一是制作问题列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列表,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列表形式展示出来,以方便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学习进行评价。
二是收集学生的信息。课堂评价的关键在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实情,了解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掌握程度,为教师的讲解提供依据。现代教育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学生的信息是老师进行下一步教学的重要依据。
三是将评价嵌入到教学活动当中。首先做好学情调查表,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在学生的学情调查表中要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方面的知识不会。其次是写好学习日志。在学习日记中反映的一般问题是: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学得怎样?具体问题是:现在你面对的阻力有哪些?联系你今天所学的知识,你有办法解决吗?再次是合作交流。第四是学生作品和展示。学生作品的展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做深入的思考,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