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鲁迅;词汇;维吾尔文;修辞;翻译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言语现象。对文学作品中修辞的翻译,既要译出原文文本的基本意义,更要译出其中蕴含的韵味,才算达到最佳的修辞效果。鲁迅作为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作品中娴熟地运用几乎所有传统的修辞手法。在词汇方面,鲁迅先生用的修辞手法包括仿造、逆序词、借代、拆词、转类等等。本文依据托乎提·巴克翻译的维吾尔文鲁迅作品,从词汇角度对鲁迅作品修辞的维吾尔语翻译进行文本分析。
一、仿词
仿词是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表达需要,临时仿用一词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鲁迅常常更换原有词语中的一两字,造出一个充满新意和幽默的新词,但这个独一无二的新词,要译出其语义和神韵相当困难,因为仿词在汉语中本无对应词,所以需要译者经过音、形、义多方面的探索才能找到效果较好的译文。
例(1):后来这终于从浅闺传进深闺里去了。(《阿Q正传》)
二、逆序词
逆序词是中文构词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两个字形、读音完全相同的词,只是交换了两字的位置,在外形上词序互为倒置,形成“AB—BA”的形式。鲁迅在作品中就常常使用逆序词,如将“绍介”用于介绍之处,“命运”和“运命”之类的逆序词的使用更是常见。
例(2):只是每到这些时,他又常常喜欢拉上中国将来命运之类的问题,一不小心,便连自己也以为是一个忧国的志士。
(《端午节》)
《头发的故事》里的“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和《一件小事》里的“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中的“痛苦”“和苦痛”也是逆序词,译者将“痛苦”译为“azap”,但在翻译“苦痛”时,把名词译为动词形式,用“azaplinim?藓n”表示受到痛苦的煎熬,属于转类翻译,给人带来一种新鲜之意。上例的逆序词,虽然在形式上丰富了文采,但语义上并未变化,所以译者使用相近的词语进行翻译,但由于和汉语存在语言上的差别,故维吾尔语很难在形式上出现逆序词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