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培养中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相互协作精神和个人对集体责任感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搭建了一个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平台。本文通过分班对照实验、个案分析、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等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最终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的目的。
主题词: 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培养中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相互协作精神和个人对集体责任感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通过三个学期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最终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的目的。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中随机抽取的两个班,共95人。实验班共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对照班共47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3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体育态度、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水平等基本相同。
1.2 研究方法:
1)对照实验法;2)问卷调查法;3)数据分析法;4)个案分析法。
2.研究过程
2.1 原始数据的建立:
2013年2月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其他心理表现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各种数据制成表格,建立数据库。
2.2 改变教学模式
实验班与对照班由同一名教师任教,但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实验班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即教学实验前,教师根据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合作精神、交往技能与合作学习方法的教育,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人数相等的异质小组,教学中采用小集团式(合作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