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旧厂房;南宁;火力发电厂;旧城改造
进入21 世纪,我国城市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已成为旧城改造建设实践领域的热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城市旧工业建筑的更新与置换。
纵观国内外旧工业改造发展历史,从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国家开始,从保存机械和纪念物到注重旧工业建筑和地段保护,对工业景观园林的设计实践,提出了建筑的“再循环”理论,到80 年代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概念,为建筑遗产找到恰当用途的“产业景观”。发展到21 世纪,不单单创新、改建和修复旧的工业建筑,还注重把改造同城市更新、环境改造等有机结合。
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尝试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北京大山子艺术区“798”,已发展成为艺术中心、画廊、设计公司、餐饮酒吧为一体的艺术社区。
旧工业区改造逐步形成了以下特点:1.城市区域的更新利用;2.工业建筑园区生态的可持续的绿色发展;3.创意产业和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相结合;4.注重美学表达和怀旧情感。
一、火电厂项目现状
始建于60 年代的南宁市旧火力发电厂,曾为整个南宁市提供电力保障。随着南宁城市的发展,五一路及其周边经过城市规划已更新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整个火力电厂被围困其中,废弃后的电厂犹如被城市遗弃的孤岛。
作为上世纪工业产物,现存的南宁旧火力发电厂是与当代低能耗理念相违背,和南宁市绿色建筑、生态环保、绿色交通等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目标不相符合。而在大面积的厂房内,却拥有坚固钢结构构件、高大开敞的建筑空间,寿命较长的建筑材料等特征,使今后的改造和再利用成为可能。
从项目现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1.项目位于江南区商业圈,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作为老牌商圈,周边基础设施较完整;2.文化积累厚重,厂房建筑外观富有特色,但多数厂房已废弃,外立面有不同程度残损,且建筑之间相对独立;3.工业遗留物品有较高的再创新价值。基地内保留车间厂房、旧的输电设备、办公楼等工业历史印记。但工业遗留物被随意堆砌,已年久形成较杂乱无章的环境;4.厂区公共空间面积较大,但相对单一、分割独立且缺乏联系,多数土地变为菜地,水系受到污染。内部环境中路面破损严重,植被荒芜,大量空地被小加工厂用以加工仓储;5.同时存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居民楼,基本以低层、多层住宅为主,具有悠久的历史存在和居民归属感。
二、改造的思路
在倡导低碳经济和推行绿色建筑的背景下,旧火力发电厂房的改造,应该以实现新的“碳平衡”为理念,落实生态、环保、低碳(节能、减排、降耗)、绿色建筑等原则。结合厂区现状特点,改造应以历史厂房建筑、南宁民俗传统文化、现代发展需要为构成主体,并结合南宁地域特色,集科普、休闲、娱乐、饮食于一体,满足市民的多种需求,改造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项目立足文化历史的再现。作为南宁一个阶段内历史发展的见证,针对工业文化对人们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对这一阶段的文化做了历史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