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下新型的社会形态中,信息意识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机构成。在“互联网+”背景下解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4个不同层次进行有效区分,表现在逐次递进的3个阶梯:基于数据,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甄别筛选,促使信息蜕变为知识;转识成智,回还教育的本真诉求。
【关键词】 “互联网+”;核心素养;信息素养
一、从“转发杨雷雷丢失的准考证”一事说起
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一个因捡到“杨雷雷丢失的高考准考证”而请求好心人转发的微文迅速传播开来,并引发了一大批不知情者的疯狂转发。直至真相浮出水面,最终发现此事件被确认为虚假信息。有些人恍然大悟,直呼上当,有些人却至今蒙在鼓里,还以为自己顺手做了一件好事。类似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并且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其所造成的影响也无足轻重。像所有富有时效性的网络资讯一样,随着高考的结束,这个事情也逐步淡出公众的视野。然而,就教育的角度而言,对于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却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理性的探讨。相比杨雷雷丢失的那张莫须有的准考证,更值得深思的是:在疯狂转发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是否也丢失了一些更为可贵的东西?
二、在社会发展流变的背景下探讨核心素养与信息素养
近两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逐渐升温,这是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确立“核心素养”的根本,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教育有其固有的规律,因而,在不同的教育时空中,对于人才的规格标准及其培养路径总有一定的共性和继承性: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呈现出新的要求,人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不同时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然会表达出不同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历史,与时俱进,否则就是不合时宜,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笔者认为,要想对“人才培养”的问题做出解答,首先要对发展流变中的当下社会特征做出深入的体认和合理的定位。
当代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有人说是信息社会,有人形容为知识经济,也有人用地球村、网络化、大数据、后现代等时髦的词语来言说,近两年还有一种更时髦、潮流的说法: “互联网+”。无论怎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代社会已经进化为一个既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又有别于近代工业社会的新的社会形态。如果说在农业社会中,主导技术是犁耕,核心能源是畜力,主要目标是生存:工业社会中,主导技术是机器,核心能源是矿物燃料,物质财富的积累是主要目标。那么,当代社会呢?三者则分别演变为:计算机、智力和个人发展。
可以说,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十分充裕的物质,也有异常发达的科技,有浩如烟海的知识,更有无穷无尽的信息。这些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正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一切触手可得:也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人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茫然不知所措。数十年前,诗人艾略特曾发出疑问:我们在信息里面失去了知识,到哪里去了?我们在知识里面失去了智慧,到哪里去了?是啊,近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难题依然萦绕耳际。反映到教育中,也呈现出种种隐忧。如时下的教学提倡自主探究,课堂上我们时常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网络上查阅和搜集资料,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然而,很多时候却遗憾地发现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太多的学生习惯于简单的“复制+粘贴”,最终把一些无效甚至错误的信息和知识搬运过来,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走路的硬盘”。而转发杨雷雷丢失准考证的事件,可以说是时代通病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