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程目标偏离课程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因而必须综合采取纠偏对策。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偏离;对策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内涵及其功能解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于2016年9月13日在北师大正式发布。其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作了详细阐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应进一步提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实施的具体要求,认清当前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现状。贯彻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课程目标迷失的问题。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内涵
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塑造的课程,肩负着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和健康心理、具备核心素养要求的重任。胡田庚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定义为“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通过完成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而使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三维目标,为了三维目标科学、高效的达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知识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二是关注问题解决,有效达成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是关注学习体验,有效渗透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功能
课程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既有助于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促进教学活动达成最大的教学效果。
(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体现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一方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媒介的选择和运用等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有助于提高学习效能。同时,它影响着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有助于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和测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使教学评价更趋科学。
(2)聚合功能。能统领、聚合、协调其他的课程要素,使各个要素均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3)激励作用。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内需的课程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达到目标的欲望,使其对不断更新的学习任务产生期望。也能激励教师的自信心和教学热情。
(4)调控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目标纠正教学活动中的偏差,使教学活动契合课程目标,避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的教学时间、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偏离课程目标表现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它对课程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然而,现实教学实践中,偏离课程目标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如下:
1. 教育观念落后,课程标准意识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