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将原来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对每一个正常人而言,言语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素养和生存能力。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活动:学生在家里,要与家长对话;在课堂上,要回答问题;在课间,要与同学交流;在社会上要与他人沟通。只有说得正确、清楚、明白,才能有效地互相交往。如此看来,口语交际教学尤为重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提升 农村孩子 语文 口语交际 能力 策略
审视当前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这一块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1.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目标不明确,口语交际教学便是无的放矢。2.教学时间不足。不少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只是附属于阅读、作文教学,无须安排专门的课时。本来至少要一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上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应付了事。只是形式化地针对练习中出现的口语交际题目,让学生随便说说,有的教师甚至布置学生课外随便看看,没有课时作保证,教学岂能有效。3.只教教材。教师照本宣科,只根据课本上的口语交际题目教学,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口语交际话题有效进行拓展训练,面窄量少,学生所得有限。4.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每学期调研测试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评价也只局限于书面考试中,往往只有一道题,无法全面评价学生表达、倾听、应对等方面的能力,不能检测出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正由于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轻视,才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低:生人面前,羞于开口;方言过重,发音不准;表述不清,没有重点;不分场合,大声喧哗;别人说话,随意插话;听话转述,不得要点。
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扭转口语教学弱化的局面,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真抓实干。
一、研读课标,明晰口语交际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指路明灯。教师通过认真研读,首先要构建口语交际教学的平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强调互动性和交际情景;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研读课标,教师还要深入了解课标对各学段的学生口语交际的不同要求和实施重点。第一学段要求学生敢说、乐说、大胆说,能够倾听,愿意交际,说话大方得体。第二学段重在指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力求以情动人。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与人交流时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达;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二、用好教材,落实口语专题训练
语文教材几乎每个单元练习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专题训练。这些内容都是名特优教师组成的编委精心设计的,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我们一线教师要倍加珍惜,高度重视,从班级实际出发,用心设计,上好每堂口语交际课。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话题,借助语言、媒体、实物、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生动的、与实际生活相符的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进一步体验、交流。如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交际双方在谈话时,表情要自然、放松,不东张西望,始终保持专注的表情;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说恰当、得体的话。
三、阅读教学,搭建口语交际平台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本身就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等多种能力的功能,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发言,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学生发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口语训练。教师应要求学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晰;要注意语速和条理;对他人发言中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其他学生大胆质疑、纠正。多鼓励多提问那些不爱说话的孩子,给他们提供锻炼胆量和练习说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