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艺术类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要密切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立足于实用性、有效性、延展性三个原则来展开教学。实用性原则强调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性原则追求教学的实质效果、延展性原则旨在推动职业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以语文课作为范例,选择适用性较差的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来探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这三个原则,可以为其他公共基础课提供范例和启示。
关键词 实用性 有效性 延展性 范例
2012年12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文件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①这一文件再一次鲜明地强调了中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的独特性。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辅助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帮助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现实中,中职生是一个文化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群体,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不足,“大部分同学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仅有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另有111名同学除了上课外基本不再学习”,②可想而知,分配在公共基础课学习上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了。“特别是对文化课不感兴趣,学习价值感不足”,③在很多学生的意识中,专业课才是重点,直接关乎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命运,公共基础课虽然也重要,但是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面前,很多学生选择了糊弄甚至放弃。
在缺少基础、讲究实效的艺术中职生面前,公共基础课要想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切实的体现,推动中职生的培养工作,必须和学生的当前水平、专业特色、未来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遵循实用性、有效性、延展性三大原则。
实用性原则建立在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上。艺术类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入各类艺术团体,开始工作;一是参加普通高考,升入艺术类本科院校就读(目前这一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样,公共基础课教学既要突出工具性和应用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需要为学生打下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满足毕业生高考和升学需求。
有效性原则建立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授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既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又结合艺术各专业的特色,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延展性原则建立在对教学远景的设计上。中职院校培养目标虽然是技能型劳动者,但只有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可能在社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公共基础课要在专业课的主导下,与学生的专业追求相契合,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力。
语文课在公共基础课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以其为例来研究如何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来设计教学重点具有一定的范式意义。当前艺术类中职语文课教学尚缺乏被广泛认可的教材,各学校多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版本或自编校本教材。本文选择适应性较低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围绕其中的课文展开阐述,以期对中职语文教学有所启发。
2009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中提出,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实用原则的第一层便是根据大纲中基础模块提出的内容和要求,为将来的艺术从业者进行基本的文化知识普及教育,同时提供学生走上社会所需的应用类知识和技巧,例如信息的搜集和浏览方法、实用文本的写作规范、日常口语交际的技巧。
为适应高考的需求,语文课的实用性还体现在第二层面上:提高学生字词的储备量,加强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和对经典作品的熟识度,对文言文有基本的阅读能力,能较深入地体味文本的内涵和情感,对传统文化有自己的体味和感悟。这一层对应着大纲所提出的拓展模块的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显然很难将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分开教学,这样一方面会占用课时,另一方面任何一篇文章都不可能只具备基础知识点而没有拓展知识点。将拓展模块和基础模块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有利于避免中职生的畏难和抵触情绪。据此,将课文的内容分解成基础性知识点和高考型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不同需求进行组合,提炼出所需的教学重点。以《鸿门宴》、《祝福》为例。
从有效性原则来看,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的关联,“教材只能是教学的一个纲领和框架,一种思路和导向,中职语文教学要因教学对象及专业、岗位、工种的不同而施教”。④和专业知识的关联,既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又能拓宽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效地加强了教学效果。在课堂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体味课文,要善于利用课文和专业的契合点,让学生通过语文更好地认识了专业的内涵,通过专业更好地体味到语文的博大和美妙。以《荷塘月色》为例,看看如何根据各专业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关联,学生等同身受,自己的感受和作者的情感形成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语文课变成专业课,要牢牢立足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借助专业之力来阐发语文价值。
其次,要积极开发合适的实践活动来辅助教学。艺术中职生多有较强的表现欲,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他们对课文知识的吸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运用已学习的语文知识、已掌握的语文能力去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或解决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⑤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可以设计一次演讲模仿秀活动。活动可以考虑以下环节:(1)根据课文内容模仿梁启超激情四溢的演讲;(2)设置讨论环节,围绕“演讲的特点”和“如何在演讲中有效传达信息和展示个人魅力”两个主题来进行教学;(3)根据自己的专业,紧密结合语文内容,选择主题进行自由演讲。例如:音乐专业《我的文学梦,我的音乐梦》,舞蹈专业《舞出人生的篇章》、戏曲专业《戏中的故事》。学生演讲结合专业表演,既加强了对语文与专业的学习,又锻炼了演讲能力,有助于提升日后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 无论是关联学生专业还是实施综合性实践活动,追求有效性的前提都是要尊重艺术类中职学生的特点:创造力旺盛,抵制刻板。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在教学中应减少唯一答案的设置,多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只是学生全身投入了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